课件编号15888422

25 活板 课件(共36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1次 大小:70165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活板,课件,36张,PPT,教案,素材
    (课件网) 25 活 板 部编版 七年级下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术、指南针、活字印刷。重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成了不可超越的经典!国内外留下了深刻印象,震撼了世界!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作 者 简 介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今江苏镇江东),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这部书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新知讲解 相 关 链 接 《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因写于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东)梦溪园而得名。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如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 宋代庆历年间,毕昇首创泥活字版,之后又陆续用木、锡、铜和铅等制成活字印刷书籍。毕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开拓了现代印刷术的先河。 毕昇 薄如钱唇 旋刻 炀之 字平如砥 更互 燔土 以纸帖之 贮之 瞬息 蜡和纸灰 群从 shēng báo huò yáng dǐ gēng shùn tiě zhù fán cóng xuàn 字 词 积 累 新知讲解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 朗 诵 课 文 新知讲解 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新知讲解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活 板 沈括 用活字排成的印刷版。板,同“版”。 【译文】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时人们还没有大规模地做这种事。从冯瀛王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指雕版印刷。 大规模地做这种事。 即“以后”。已,同“以”。 版印书籍,相对于抄本而言。 译 读 课 文 新知讲解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穿锦绣,故称“布衣”。 铜钱的边缘。 混合。 覆盖。 模子。 拿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炀,烘烤。 指上文说的松脂、蜡等的混合物。 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新知讲解 【译文】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的边缘,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盖好。想要印刷时,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