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9413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第1单元第3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课件+课时作业(2份打包)

日期:2025-10-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7次 大小:46956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3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选修,课件,课时
    课件61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全球性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 甲烷 温室效应 自然生态系统 海平面 沿海 太阳紫外线 南极 北极 欧洲 青藏高原 氯氟烃 紫外线 生态环境 5.6 煤 石油 天然气 化石 硫氧化物 氮氧化合物 酸化 荒漠 空中死神 北美洲 净化空气 涵养水源 大自然的调度室 乱砍滥伐 酸雨污染 全世界 欧洲 亚洲 非洲 生产 生活 安全 赤潮 气候变化 干旱 半干旱 旱害的半湿润 耕地 生产能力 森林 环境 野生动物 庞大 快 土地 大气 疾病 农田 地下水 工业垃圾 发展中国家 1.生物灭绝完全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吗? 【提示】 不完全是,物种灭绝本身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但人类活动造成的森林被毁、草原遭破坏、环境受污染以及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滥捕滥猎,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全球性大规模宏观微观环境污染全面的生态破坏局部性地域性全球单一性综合化多样化累积重组集中爆发科学技术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环境保护2.有人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技术,就能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对吗?原因是什么? 【提示】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片面夸大了技术的作用,环境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再说,先进的技术能否用于环境保护还是一个问题。另外,高技术也会带来环境污染。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自然 义务 道德 尊重与善待 个人 人类 思虑未来 3.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就是保护自然,不利用自然,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有两个核心,一是人类必须保护自然,使自然界能持续地具有产出能力,保证人类的生存;二是人类必须合理利用自然,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人地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保守地维持现状,不敢去利用自然资源,而是合理地去开发利用大自然。 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 【问题导思】  1.温室气体就是CO2吗? 【提示】 这种认识不全面。温室气体是指能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包括甲烷、氯氟烃化合物、一氧化碳等。2.当前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都是人类不合理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吗? 【提示】 不对。很多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加剧了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如全球气候变暖,自然原因是正进入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排放了较多的温室气体等。(1)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哪种环境问题? (2)分析丁问题在粤最严重的原因。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认真读图析图结合四省区四类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进行分析回答。 【解析】 (1)可依据每个区域典型生态环境问题来判断:山西位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新疆土地荒漠化严重;广东工业发达,酸性气体排放多而酸雨严重;寒潮主要影响北方地区。(2)酸雨与酸性气体排放有关,还与降水多少有关,如在我国北方冬季,虽然酸性气体排放多,但由于此季节降水少而酸雨较少出现。【答案】 (1)甲—水土流失,乙—寒潮,丙—土地荒漠化,丁—酸雨。 (2)工业发达且分布集中,酸性气体排放量大;气候湿润,降水多,容易形成酸雨。正确的环境伦理观 【问题导思】  1.为什么要尊重与善待自然? 【提示】 自然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资源。 2.环境问题就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吗? 【提示】 不是,还包括不同社会群体间利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2)传统的环境观认为(  ) A.人与环境之间应和谐相处 B.自人类学会制造第一件工具开始,就开始了对自然的征服,但是只有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C.人类不是自然界的主人 D.天人合一(3)下列观点符合新的环境观的是(  ) A.技术进步能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问题 B.人类的发展来自于对自然的征服 C.人类活动都会给生物体带来灾难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