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9415

【同步备课参考+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选修6第2单元第2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课件+课时作业(2份打包)

日期:2025-04-2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43914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2节,生态问题及其表现,选修,课件,课时
    课件57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稳定性 干扰 恢复 强烈叠加 山地平原过渡地质灾害 1.水土流失会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水土流失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使大量泥沙汇入河流,河流泥沙含量剧增,淤塞河道和湖泊;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的生态危机 扩大 加剧 加重 社会经济 生态环境 资源 工程建设 森林覆盖率 水土流失 泥沙侵蚀 输沙 三峡库区 生态功能 防洪排涝 洪涝灾害 农田排水 渔业 水产养殖 灌溉 环境 2.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生态问题? 【提示】 我国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毁坏森林,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地次生盐碱化等。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问题导思】  1.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为什么会引起人类的关注。 【提示】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2.相对脆弱的生态系统主要有哪些? 【提示】 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高寒带生态系统。3.某种物种的灭绝完全是因为人类的破坏造成的吗? 【提示】 不是。引起生态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物种的灭绝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自然规律,但人类活动的破坏会加速灭绝的速度。1.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表现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灾难,已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2.脆弱生态系统的成因与分布(3)2000年黄河源区沼泽湿地及湖泊面积比1979年减少了2 748.53平方千米。1998~2001年,黄河源区有6 000多个湖泊干涸了约一半。仅2001年夏季,玛多县境内就有800 多个湖泊干涸。同时,地下含水层变薄,水循环模式改变,对地表水的调蓄功能降低。该现象形成的主要自然和人为原因是什么? (4)要改变这种状况,当前应该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黄河源区生态环境状况、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文字材料和黄河源区图的变化,从中提取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解析】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水源来源于冰川融水,但生态系统抗外界干扰能力低、破坏后恢复难、自身稳定性差且极其脆弱。材料显示:黄河源区沼泽、湖泊面积大量减少;黄河源区图的变化也反映出湖泊面积缩小,同时荒漠化面积在扩大。需从自然与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分析这些现象变化的原因。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只有从人类活动这一方面去提出改进措施。【答案】 (1)冰川融水 (2)①抗外界干扰能力低;②遭破坏后恢复困难;③自身稳定性差。 (3)自然原因:大气增温,蒸发加剧;人为原因:过度放牧、垦荒,以及淘金、施工、乱捕益兽,导致荒漠面积扩大。 (4)退牧(退耕)还草;加强环境保护,严格限制人口盲目流入,严禁破坏性开发及滥捕益兽。我国的生态危机 【问题导思】  1.“我国的生态危机是我国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这只是我国生态危机产生的人为原因,除此之外,自然原因也不容忽视。2.“封山育林是防止森林破坏的主要措施,所以对森林不能采伐”。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对森林要采育结合,计划砍伐,而不是一味保护。 3.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 【提示】 由于人口的压力,人类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乱砍滥伐森林、工矿城镇建设等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缺乏保护而导致土地退化;同时,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沙化、板结、盐碱化等土地退化问题。1.我国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2.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B.北方地区生物多样性锐减相对严重 C.图中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