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899204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日期:2025-05-0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831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八,2012,学科,九年级,学年,---2022-2023
  • cover
第八章《常见的酸、碱、盐》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二氧化氯是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二氧化氯的化学反应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w均为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氯元素在物质y中显﹣1价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2.实验过程的评价,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含有 B.某无色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C.浓盐酸与大理石接触,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气体是二氧化碳气体 D.向固体中加入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固体中有铵盐 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煤炉取暖,在屋里洒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B.处理含酸量超标的工业污水,向其中撒熟石灰 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在农业生产中,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不可混合使用 4.铝可与碱溶液发生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X↑,关于此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X的化学式为H2 C.铝锅不宜长时间盛放碱性食品 D.NaAlO2属于氧化物 5.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B.二氧化碳通常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C.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氧化钙能与水反应 D.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所以可用“银粉漆(铝粉)”涂在铁栏杆表面防锈 6.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2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Cl、K2SO4、NaOH B.NH4Cl、Na2CO3、CaCl2 C.Na2CO3、BaCl2、H2SO4 D.CuSO4、KCl、Al(NO3)3 7.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定稀盐酸的pH,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B.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一氧化碳气体 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 8.下列各组物质中,按酸、碱和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钙、氨水、锌 B.硫酸、熟石灰、氮气 C.盐酸、纯碱、金刚石 D.硝酸、烧碱、氨气 9.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与其对应的用途描述不相符的是( ) A.氯化钠是常用的调味品 B.氢氧化钠可作炉具清洁剂 C.碳酸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D.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10.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 D.用适量稀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11.除去下列物质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化学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氮气中混有氢气[2H2+O22H2O] B.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H2O] C.铜粉中混有铁粉[稀硫酸2Fe+3H2SO4═Fe2(SO4)3+3H2↑] D.碳酸钠中混有碳酸钙[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填空题 12.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原子的核电荷数____核外电子总数(填“>”、“<”或“=”)。 ②硫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般容易____电子(填“得”或“失”)。 ③氧气和硫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生成H2O和H2S。H2O、H2S中氧元素与硫元素均为____价。 (2)Na2CO3溶液和H2SO4溶液反应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和____(填离子符号)。 (3)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2所示。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SO3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由SO3与水反应转化为物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