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0410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小石潭记》讲解与例题 语文版

日期:2024-06-0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7516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小石潭记,讲解,例题
  • cover
《第六单元21.小石潭记》讲解与例题 赠汪伦①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②声。 桃花潭③水深千尺④, 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释:①汪伦:李白在桃花潭结识的朋友,性 格非常豪爽。李白游览桃花潭时,汪伦常常用美酒款待他。临走时,李白作这首诗赠予汪伦。②踏歌: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着拍子,这是民间流行的一种唱歌方式。③桃花潭:水潭名,在泾县西南。④深千尺:很深。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前两句叙事。“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中,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将两件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有了“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就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既形象生动,又耐人寻味。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之深,读者也可想而知了。 学习目标 1.了解“如”“若”“似”的不同用法及“以”“为”在文中的用法。 2.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3.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 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山西河东(今山西运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钅母潭记》《钴钅母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 字词广场 ★字音识记 篁竹(huáng)      为坻(chí) 为嵁(kān) 翠蔓(wàn) 摇缀(zhuì) 参差(cēn cī) 佁然(yǐ) 俶尔(chù) 翕忽(xī) 寂寥(liáo) 悄怆幽邃(qiǎo chuànɡ suì) 龚古(gōng) ★形似字辨析      ★一词多义 (1)以 (2)为 (3)清 (4)可 ★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名词作状语,向西) (2)下见小潭(名词作状语,向下) (3)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4)日光下澈(名词作状语,向下) (5)俶尔远逝(名词作状语,向远处) (6)潭西南而望(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一样〕 (8)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9)凄神寒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 ★古今异义 (1)崔氏二小生 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不可久居 古义:停留。今义:住。 (4)潭中鱼可百许头 古义:大约,表示估计数目。今义:助动词,跟“可以”的意思相同。 ★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如鸣佩环(正常语序:如佩环鸣) (2)全石以为底(正常语序:以全石为底) (3)卷石底以出(正常语序:石底卷以出) 2.省略句 (1)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溪流”)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小石潭记”表明了作者就是通过对小石潭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感情的。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第2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动静结合,表现鱼儿的欢乐,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