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7079

2023届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108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届,广东省,州市,大埔县,高三二,三二
  • cover
按秘密级事项管理★启用前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冲刺卷(二) 本试卷共23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指由中华民族创造或构建,浓缩了中华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词或短语形式固化的概念和文化核心词。这些术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表达之中,如“华夏”“节气”“清明”“天下为公”“民惟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讲信修睦”等。这些术语构成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精髓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怎样产生的呢?人类的不同文明各有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语言、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上。面对不同自然条件的挑战,生存在不同地域的民族在生产和生活形态上自然有了差异。譬如,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上,热带和温带肯定不同,沙漠地带和沿海地区显然有别,牧区和农业区也会有许多不同之处。区域性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样式的特点逐渐积淀、凝结,又必然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和精神特质又反过来阐释、维护和强化其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各地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样式、行为习惯、精神特质与各地的生产、生活形态相互作用,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并以术语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术语即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例如,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必须靠一定规模的水利工程来保障民众的安全和生产,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秩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群体、秩序、合作、责任等方面的文化思想术语。当然,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是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终极基础,而许多先贤的提炼与升华,使这些术语具有学 术性、审美性甚至“神圣的”恒久力量。 林林总总、数量繁多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当代中国人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之变化乃至文学艺术、历史等各领域之发展的关键密码,也是世界其他民族了解当代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窗口。只有准确理解这些术语的精妙内涵,才能在深层意义上理解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譬如,“和而不同”在理性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不同群体、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方面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这种思想给予西方“唯我独尊”的思想强有力的批判。因此,在观察、思考、理解和体悟中国经济社会存在的问题时,必须理解中国自身的思想文化术语,弄清楚这些术语的特殊内涵和规定性。 (摘编自韩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标识》) 材料二: 中国核心术语体现了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创新性发展。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核心术语不仅包括中华思想文化术语,还包括当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术语,是中国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中国关键词”多语平台已发布对“新时代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