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1848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人民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61页)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132267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民,革命家,无产阶级,专题,用书,教师
  • cover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一、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与恩格斯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 右图是德国柏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塑像。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后,开始了两人毕生不渝的友谊。 在两人将近40年的交往过程中,恩格斯始终 把自己放在马克思助手的位置上。他说:“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我高兴我有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 你应该如何理解“我一生所做的是我注定要做的事,就是拉第二小提琴,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走进本课的学习。 ●教法案例 1.“青年时代”一目,在教学中抓住以下要点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家庭出身,求学成长经历。(2)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的斗争活动。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图片来学习两人的成长经历,体会家庭环境对两人思想形成的影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马克思曾在什么报纸担任主编?(2)为何后来又选择离开?(3)马克思利用报纸宣传什么思想,起到什么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梳理教材主干知识,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专制追求进步民主的精神。 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一目,是本课的重 点内容,在教学中重点掌握以下要点:(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条件;(2)标志;(3)内容;(4)意义。在讲授科学社会主义产生 的条件时,教师可以联系必修 一中资本主义制度、必修二中经济发展的状况来学习。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列表从经济基础、思想基础、阶级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因素等方面归纳其诞生的条件。教师通过多媒体补充《共产党宣言》的相关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当时的革命实践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意义和影响。 3.“投身‘武器的批判’”一目,教学中 抓住以下要点:(1)投身“武器的批判”的含义;(2)马克思、恩格斯支持工人运动;(3)马克思、恩格斯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思想,唤醒民众。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巴黎工人在街垒保卫战中》的图片,了解工人运动的巨大力量,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工人运动的指导和支持。 4.“不朽的《资本论》”一目,在教 学中注意以下几个重点:(1)马克思的准备;(2)《资本论》的问世;(3)《资本论》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中“资料卡片”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互配合。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补充材料,使学生加深对《资本论》内容的认识,结合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史实,理解《资本论》的历史地位。 5.“从‘第一国际’到‘第二国际’ ”一目,在教学中重点掌握以下要点:(1)第一、二国际的背景及概况;(2)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教师可以提出问题:(1)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第一、二国际有哪些指导?(2)这对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合作探究,得出结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引导学生结合两人的经历,客观、辩证的进行评价。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 2.体会马克思、恩格斯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 1.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实践活动。(重点) 2.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评价。(难点) 青年时代 1.马克思 (1)1818年出生于德国莱茵省。 (2)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却对哲学、历史、文学有极大兴趣。 (3)1842年春,成为《莱茵报》的撰稿人,开始革命家生涯。 (4)1843年与燕妮结婚,并奔赴当时欧洲革命中心———巴黎。 2.恩格斯 (1)1820年生于德国莱茵省。 (2)中学没毕业,就去经商,把精力用在了读书、学习方面。 (3)发表文章,向封建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猛烈开战。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条件 (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 (2)阶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