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5469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上册3.8《认识固体》说课课件(含反思)(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40176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苏教版,24张,反思,课件,小学,认识固体
  • cover
(课件网) 《认识固体》说课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认识固体》。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一、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建立物质概念和物质意识的基础上,以“固体和液体”为主题,从物质的“状态”、“变化”和“分离”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物质概念,形成“世界是物质的”这一基本科学观念,也为学生将来认识“物质的微观世界”奠定基础。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为研究对象,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辨认教室里的物品是否是固体,并延伸对柔软、细颗粒状固体的辨认,充分感知固体。第二部分在了解固体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实践想办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第三部分判断固体形状、大小变化后是否还是固体,性质是否会改变。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固体形状或大小的变化、自然界岩石的变化,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二、说学情 学生在低年级研究典型具象物质“石头”“水”和“空气”的基础上,形成了初步的“物质概念”和“物质意识”,但他们判断一个物体是固体还是液体时,往往是把自己熟悉的、具体的某一固体或液体作为标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固体概念。所以本课在判断诸如纱巾、羽毛、面粉、食盐等物体属于什么状态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固体特征的认识不足,对“固体”概念比较模糊。当明确固体是有确定形状、体积和质量的,学生自然就比较容易区分出到底哪些物体是固体。通过动手实践也能想办法比较出不同固体体积的大小。 三、说教学目标 1.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 2.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3.知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固体的性质。 难点: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 (1) 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2) 表现法:通过感知,使学生产生强烈亲身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大胆的表现对事物的了解。 (3) 实践法: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和亲身的体验,让学生通过感情去亲身实践。 (4) 探究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生活中更好的去体验。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固体,谁来说一说,固体有哪些性质? 一般来讲,固体具有确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 既然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又有一定的体积和质量,那么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比较不同固体的体积大小呢? 拆分法、量筒测量法、埋盐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下液体。 板书课题:9.认识液体 环节二、观察液体,初步了解液体的基本性质 出示课本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找一找图中哪些是液体?为什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