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28394

高考生物三轮专题突破学案和练习:专题6 个体稳态与调节

日期:2024-06-2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5次 大小:30869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专题,高考,生物,三轮,突破,学案
  • cover
高考生物三轮专题突破 专题六 个体稳态与调节 [课标内容] 1.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机体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神经系统能够及时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作出反应调控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实现机体稳态。4.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5.免疫系统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识别并清除机体内衰老、死亡或异常的细胞,实现机体稳态。6.植物生命活动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调节。 梳理核心知识 提示 深思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这三种激素都没有分级调节现象,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控。 深思2:生物体内或反射弧上总是从刺激感受器开始反射活动,且神经递质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深思3:白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所以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别是不同类型的白细胞。 1.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这样的溶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 2.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 3.在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直接作用于效应器)。 4.神经递质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神经冲动。 5.人体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 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 6.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7.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8.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9.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植物激素是由其产生的部位运送到其作用的部位;而动物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般经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10.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其他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匀。有些植物受到单侧光照射后,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质却多于背光一侧。 11.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2.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1.判断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说法的正误 (1)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 (2)K+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降低环境中的Na+浓度,刺激产生的动作电位峰值会降低。(√) (4)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息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人憋尿的现象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 (6)激素的受体与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一样,也位于细胞膜上。(×) (7)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8)胰高血糖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肝脏部位。(×) 2.判断有关内环境稳态和免疫调节说法的正误 (1)血浆和组织液相比,组织液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多。(×) (2)营养不良、淋巴管堵塞及过敏反应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3)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于内环境中。(×) (4)内环境中的CO2不能作为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 (5)ATP的合成与水解均可发生在内环境中。(×) (6)淋巴因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