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3391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3-2014学年高中人教历史必修2教学课件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5份)

日期:2024-05-15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1654800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特点,结构,基本,中国经济,古代
    课件15张PPT。推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 1.客观环境 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观环境。 2.政治条件 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3.科技条件 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历法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经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4.国内外交流条件 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中外交往的加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5.群众条件 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特征 1.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原始农业产生后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作物种植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以种植业为主成为古代农业的一大特色。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大规模简单协作向个体农耕的转变。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经历了由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向奴隶社会土地国有的转变,再由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转变,最终形成以土地私有为主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并存。3.以生产技术、人口、农作物种植和自然条件为划分依据的多个经济区的出现和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4.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冶炼、纺织和制瓷业;同时还形成了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并存的经营方式,明清时期民营手工业逐渐取代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5.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商业中心伴随政治中心的变动而转移;“重农抑商”政策长期推行;形成以国内商业为主,对外贸易为辅的商业格局。 6.明清时期的经济呈现传统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和先进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交织的特点。(3)抓顺序。题干中呈现的是互为因果的两个事物,而选项中则分别呈现了二者辩证关系的两个方面。解答此类题目的有效方法是找出题干中事物表述的先后顺序,再与选项中事物的表述顺序对照,从而找出正确答案。 (4)抓主体。题干中的主体指向明确,而选项中呈现的内容分别指向不同的主体。解答此类题目,只要抓住题干中的主体与选项中的主体的对应关系,即可找出正确答案。 (5)抓限定词。如果选择题的要求是有限制性的,抓住限定词往往就能有效区分符合题意与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思路】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元朝时期的对外贸易情况。元朝时期,对外贸易最大的港口是泉州。当时泉州因环城大量种植由海外引进的刺桐树而得名“刺桐”。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课件64张PPT。教师用书独具演示演示结束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水稻 刀耕火种 耒耜 青铜农具 定居 农业社会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铁农具 耦犁 珠江 曲辕犁 铁犁牛耕 垄作法 代田法 耕耙耱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都江堰 翻车 高转筒车 风力水车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力 春秋战国 铁农具 私有制 一家一户 交纳赋税 经营规模 精耕细作 徭役 【判断回扣】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提示】 小农经济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唯一模式,因为还有其他模式,如地主的庄园经济等。 2.“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 【提示】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3.铁犁牛耕始终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提示】 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其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却是汉朝以后。4.小农经济就是自然经济。(×) 【提示】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经济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生产分散、规模小、技术落后。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具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三种社会属性。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