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41

范进中举[上学期]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56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范进,中举,学期
  • cover
《范进中举》的课例分析 教材分析:作为自读课文,没有必要对每一项内容都条分缕析地精讲。面面俱到,学生反倒落不下什么。不如深入研究一两个项目,让学生在探究中形成能力。考虑到本文内容涉及到有关科举制度的文化常识,有些语言涉及到旧小说中的雅语和口语,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本课安排两个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课文讽刺、夸张的语言;   2.理解分析范进和胡屠户的形象(前后对比);   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重点、难点   1.范进、胡屠户的形象对比(重点)   2.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注音、解释;   2.介绍文学常识及有关明清科举制度的文化知识;   3.整体感知小说的情节结构;   4.分析1—5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吴敬梓及《儒林外史》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   2.《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计五十五回,课文节选第三回的后半回,原题是“周学通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3.明清科举制度简介   童试—秀才(生员、相公、进学)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他们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状元。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注音   2.解释下列词语   体统 同案 火候 局不过 兀自 桑梓 万贯家私 谨具贺仪 相与   四、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思考预习题及情节结构   五、整体感知课文情节   课文围绕主要人物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可分为两部分:   (一)(1—2)写范进中举困的家庭生活和卑微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不顾一切参加乡试的情况。   (二)(3—12)写范进中举后高兴得发了疯及其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   ①(3—5)写范进上集卖鸡和喜极而疯。   ②(6—10)治疯;   ③(11—12)张乡绅拜会范进。   六、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一部分。   1.结合注释自渎课文,并理解文义。   2.讨论下列问题。(小黑板板书)    1分别概括第一段、第二段的中心意思;    2范进中了相公,胡屠户来贺喜,带了哪些礼品?写明礼物的作用是什么?    3胡屠户“教导”范进的话主要有两层意思,请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4“体统”的实质是什么?    5屠户为什么断定范进中不了举人?    6找出第二段中表现范进对功名的追求如痴如迷的心理描写的语句。   3.小结   这部分侧重写胡屠户的倨傲,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现。写范进几处都只用简笔,反而显出他在胡屠户面前卑怯畏缩、忍气吞声的可怜相,胡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第二部分再写范进中举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   七、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第二部分第一层   1 .学生默读结合注释弄懂文意   2.讨论下列问题:(问题板书出来)   ①设计范进上集卖鸡有什么好处?   ②“三步两步走进屋里来”,报喜人拥着他也拥不住,显出范进什么样的心情?   ③第五段写范进欢喜疯了,作者运用了多层次的细节描写,可分为哪几个层次?试找出描写范进发疯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和句子。   ④为什么新贵人欢喜得竟至于疯了?疯态的描写哪些地方最有讽刺意味?   八、作业: 抄写有关字词的音\形\义;.   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第 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1.精读6--12段   2.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讨论思考和练习二   二、分析课文第二部分第二层:   1.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