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4603

【金版学案】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精讲课件+达标巩固:第5章第2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2份打包)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0778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份,差异性,地理环境,自然,2节,5章第
    地理·必修 1(人教版)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D.植被 答案:D 2.下列叙述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是(  ) A.自然带随纬度变化方向更替 B.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更替 C.自然带沿东西方向更替 D.自然带沿南北方向延伸 答案:A 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完成3~5题。 3.上图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 A.从沿海到内陆 B.从赤道到两极 C.从山麓到山顶 D.非地带性 答案:A 4.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5.图中B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A 6.俄罗斯和巴西均是世界上大宗木材出口国家,两国的木材分别来自(  ) A.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高山针叶林 热带雨林 C.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雨林 D.亚寒带针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C 7.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完成(1)~(3)题。 (1)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为基础产生的。 答案:热量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_____(A:②→③→④ 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该山脉是由于_____板块与_____板块的_____(填“挤压”或“张裂”)作用而形成。 答案:A 地势升高,气温降低,水热状况变化大 亚欧 印度洋(可互换) 挤压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 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距离海洋远近的不同 一、选择题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1~3题。 1.和①处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 答案:D 2.④地自然带的名称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温带草原带 答案:B 3.自然带①~②~③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B 读世界大陆部分自然植被水平地域分布示意图,图中的箭头分别表示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据此完成4~5题。 4.a地所处的自然带为(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5.在b处出现草原景观的可能原因是(  ) A.受地形起伏影响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受海陆分布影响 D.受人类活动影响 4~5.解析:a位于大陆西岸,介于热带雨林和温带森林之间,应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改变了水热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热带草原景观,如东非高原虽处于赤道附近,但因海拔因素而成为热带草原地区。 答案:4.C 5.A 6.(2014·中山调研)读图 ,降水量与高山林线变化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A.在中高纬度地区,不同纬度林线高度随降水量增加而升高 B.在中高纬度地区,同纬度上林线高度随降水量增加而增加 C.在低纬度地区,不同降水量林线高度差异较小 D.在低纬度地区,同纬度上林线高度随降水量增加而升高 答案:C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完成7~8题。 7.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规律 8.塞北到江南景观的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7~8.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塞北”到“江南”的变化属于沿纬度变化的方向进行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