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 1.三大自然区界线。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3)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界线:3 000米等高线。 2.东部季风区内的四个自然地区界线。 (1)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 200℃等值线。 (2)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或最冷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 500℃等值线)。 (3)华中华南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的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 500℃等值线。 3.地势三级阶梯的界线。 (1)第一、二级阶梯的界线;昆仑山—祁连山一横断山一线。 (2)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4.气候界线。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2)降水量和干湿区的界线。 ①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界线): 大兴安岭西侧—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部一线。 ③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3)热量和温度带界线。 ①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青藏高原区的分界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秦岭—淮河一线。 ②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鸭绿江口—长城(山西境内稍偏南)—祁连山—天山一线。 5.河流界线。 (1)内外流区域界线:北段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端接近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2)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一秦岭。 (3)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4)太平洋水系与印度洋水系(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完成(1)~(4)题。 (1)A、B两条河流之间为我国的一列重要山脉,说出此山脉的走向,并列举此山脉与我国的那些地理分界线吻合。(列出三点) (2)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地区,试分析原因。 (3)说出C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给出合理治理保护措施。 (4)评价E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列举优、劣势) 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地势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 (2)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床坡降很小,泄洪能力很弱);降水集中于夏季(尤以7、8两个月降水集中),并常有暴雨。 (3)C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或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主要的治理保护措施有退耕还林、还牧;实行轮牧;保护好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4)优势: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雨热同期等。劣势:属中温带,热量不足,均受低温冻害威胁。 专题二 正确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都被称为产业转移。企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产业转移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地价便宜的特点。二是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建厂,主要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势必要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寻求最优区位,发生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