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72459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普通用卷(含解析)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841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三模
  • cover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考古学是一门通过实物遗存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它的核心任务就是“透物见人”。考古学研究透物见人推理的基本途径分为三条:归纳、演绎与类比。归纳就是要尽可能获取更多的材料,获取更多角度的信息,从中提炼出认识来。这是中国考古学研究所主要依赖的研究路径,广泛的发掘与占有材料,还有鼓励多学科的合作,都是为了获取尽可能丰富的信息。 所谓演绎,就是从理论出发,从一般到特殊。对考古实践而言,研究者如果没有装备理论,实际是无法认识遗存的。尽管物质遗存一直都存在,但只是有了考古学之后,它才成为研究材料。研究并不仅仅是从材料出发的,理论是研究的一个出发点。以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为例,研究文明起源的理论众多,有水利说、阶级斗争说、战争说、人口说,如此等等,究竟哪一种理论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呢?从这些理论出发,可以进行推导,帮助我们关注考古遗存中相关现象。但是,如果没有充分理论研究,那么研究者就不知道应该重点关注哪些现象。忽视理论研究,不理解理论研究,理论来源不足,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考古学研究的困难之处在于从古代物质遗存到古人的行为之间存在巨大的距离,这不是我们从今天的经验可以简单推导的,因为古今并不一定一致。尽管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今天的观察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就是类比,它是考古学“中程理论”建设的核心。中程理论是跨越物与人之间鸿沟的桥梁,是透物见人考古推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从物到人,还是从人到物,都有一定的模式可以探索,否则考古学就是不能成立的。在既往中国考古学研究中,还没有充分意识到中程理论的重要性,这导致我们的考古推理存在不少想当然的现象。中国缺少民族志与民族考古资源,不过,这部分资源可以通过借鉴西方考古学获取。 完善考古推理,需要宏观与微观上的努力。宏观上需要尊重科学精神,科学对于考古学来说,不仅仅指科技考古的方法,还指科学的一般原则:尊重真理、立足理性、合乎逻辑。尽管考古学研究有关古人的推理不可能回到过去进行检验,但是可以间接地通过实物材料进行验证。微观上是指考古推理需要综合运用三条路径的推理。考古学从物来研究人,它本质上还是研究人的。不理解一般意义上的人,是不可能理解特殊意义上的人的,古人就是特殊意义上的人。因此,考古学研究仅仅从考古材料出发是不够的,还需要从人的一般研究出发,这里包括所有与人相关的研究,尤其是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艺术等学科。理解人的状况需要在关联的网络中加以理解,这也就决定考古学不可能是孤军奋战的。要完善考古推理,需要把考古学放在有关人的研究的关联中来考虑。 (摘编自陈胜前《理论视角下百年中国考古学的回顾与展望》) 材料二: 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标志着中国考古学在方法论的建设上取得了重大进步。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之所以能成为中国考古学的两个基本方法,从根本上讲是由考古材料的埋藏性和有形性决定的。除此之外, 100年来还有很多其它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加入到了考古学,其来源主要是两大类,一类来自于自然科学,一类来自于人文社会科学。两相比较,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更多一些。“科技考古”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考古学的面貌,也标志着考古学的进步和水平。人文社会科学参与考古学的广度和深度虽远不如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但从长远看它们终究会成为考古学合作的主力军,因为离开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合作与交叉,考古学自身无法全面释读和复原古代遗存所蕴含的全方位信息和复杂多样的社会面貌。 在中国考古学理论的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