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980567

四年级上册音乐说课稿 第八单元 踏雪寻梅 苏少版

日期:2024-12-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3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四年级,上册,音乐,课稿,第八,单元
  • cover
《踏雪寻梅》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百草园小学的陈楚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踏雪寻梅》。 一、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苏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的歌曲,教学时间恰逢圣诞与新年,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以冬天的情景为纽带。这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曲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趣。歌曲中运用了强与弱、连音与断音等对比表现手法,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二、教学目标 四年级学生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体验和感受能力也增强了。综合教材内容及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会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表现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情绪,并乐于参与到音乐活动中。 2、在聆听、比较、表现、创编等活动中充分体会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3、通过学唱《踏雪寻梅》,感受歌曲高雅的意境,能对歌曲表现的画面展开美好的想象,体验“冬的情趣”。 其中教学重点为学会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难点在于歌曲中弱起句、连音与断音的正确演唱。 三、教法和学法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本节课我以激发兴趣为突破口,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音乐,体验美感。教学设计中我运用多样的方法: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对比演示法、律动法等,促使孩子在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在体验中感受和表现音乐,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获得方法技能的领悟。 四、教学过程和设计理念 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冬之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冬之景———品读歌词,了解背景→冬之歌———学唱歌曲,体会意境→冬之音乐会———自主实践,表现歌曲 下面,我就每个环节具体来说说我的教学预设。 (一)冬之韵———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以旧引新,形成氛围 《铃儿响叮当》是本单元一首情绪欢快的描写冬天意境的歌曲,把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作为导入既可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又能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上课伊始,学生在《铃儿响叮当》的音乐中走进教室,边走边唱。教师对学生的演唱给予及时肯定,并通过形象的语言营造冬天的意境:“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随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上。” 2、学唱断音,提前解决难点之一 “虽然我们在温暖的南方,看不到白雪皑皑的景色,可是这叮当的铃声却来到了我们的教室。”当说完这句承上启下的过渡语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些铃铛,每个铃铛里都藏着一个音,学生用稍慢的速度跟琴视唱每个铃铛里的音符,然后在把这些音连起来有节奏地唱一唱。这时教师不光要引导学生唱准音高,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八分休止符,必要时可以用科尔文手势来辅助教学。 然后,我采用对比法,用有弹性地声音唱一唱这条旋律,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声音和老师的声音不同之处,引出“断音记号”,并填上“响叮当”的歌词,引导学生也要唱的跳跃有弹性。 紧接着再追问学生“如何表现由远及近的铃声呢?”学生思考在力度上做一个渐强的处理,并唱一唱。这个环节其实就提前解决了歌曲教学的难点之一“断音”。 3、视听结合,引出课题 唱毕,教室里响起了《踏雪寻梅》的音乐,前奏处我用打舌来模仿驴蹄声,并伴随一张张美丽的腊梅图,“清脆的铃铛声伴随着另外一种声音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请听音乐,说一说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充分进行思维碰撞的同时我巧妙地借助学生资源引出本课课题:《踏雪寻梅》。 (二)冬之景———品读歌词,了解背景 充分理解歌词,体会并能准确表达歌词的意境,是唱好歌曲的前提。在此环节,我通过师生有感情地朗诵,解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