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唱《花蛤蟆》 教材分析: 《花蛤蟆》是一首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歌曲,歌曲旋律有风趣而且稍快,生动而形象,富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与儿童情趣.这首民歌有四个特征。特征之一:歌曲运用了一些四度音程来回跳动,四度大跳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一。这种跳动好比蛤蟆的蹦跳,形象的表现了蛤蟆活泼可爱。也运用了大量的倚音唱法来模仿蛤蟆的叫声,很有生趣,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二。歌曲的节奏型,以短时值节奏为主,主要是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这是特征之三。二声部的编排使得这首山东民歌加大了演唱难度,但歌词的结合,使给这首歌曲具有轻快、诙谐,活波的风格待点,及富有情趣,适合四年级的学生演唱表演。这是这首民歌的特征之四。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上音乐课,女生表现欲望强烈,但男生有害羞之感。四年级学生自尊心越来越强,老师要分析学生心理特点,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自己评价结果。他们很喜欢发散思维,去参与教学活动并善于创作。他们对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认知领域进一步展,正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化时期。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 1 、通过愉快的学唱山东民歌《花蛤蟆》,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学习山东民歌的音调特点,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2、通过声音造型《荷塘欢歌》 启发引导学生即兴创编,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装饰音及演唱,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花蛤蟆》。 2、能随着教师的手势,完成简单的二声部演唱。通过学唱二声部,不仅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还能启发学生进行多种方式来编排演绎这首歌曲。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加强对蛤蟆的认识,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情绪,完成二声部演唱。 教学难点: la和sao的二声部音效,二声部合唱及乐器合奏,声音造型和旋律部分的乐句衔接。 学习方式: 合作式学习方式,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式、聆听法、讨论法、创造表现法、游戏法。 教具学具: 课件、音响、头饰(荷花、荷叶、蛤蟆、小蝌蚪)、打击乐(双响筒、木鱼、蛙鸣筒等)挂件等。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发声练习: (1)2/4 1 2 |3 4|5 4|3 2|1-|| 打嘟练习跳音 (2)3/4 5 5 5|3 3 3|1 1 1 |5 3-|| 布 布 布 布 布 布 布 布 布布 谷 (3)2/4 5 4 | 3 2 |1- || PO Pei PO Pei PO (4)四度模唱练习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一到了夏天,树枝上、草丛里、荷塘边会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现在老师带同学们去荷花塘边看一看,听一听,你听到最多的是哪种动物的叫声?(出示课件“荷花图”) 生:蛤蟆的叫声最多。 师:是的,这么美的荷花池,一到了夏天,荷花池里会有很多蛤蟆与荷花作伴并“唱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山东民歌《花蛤蟆》。我们用蛤蟆的叫声来营造“荷塘欢歌”的景象。(板书课题《花蛤蟆》) 师:《花蛤蟆》是一首山东民歌,老师先读一段蛤蟆的童谣,同学们听听这是一只怎么样的蛤蟆。绿蛤蟆,花蛤蟆,满坑里蛤蟆蹦蹦跳,伸着个腿,大粗腰,瞪着个眼儿赛灯泡,猛一跳腰把高,嘴一张,像水漂,耶呀,瞪着还会叫。 生:蛤蟆很活泼,很可爱很有趣等 师:蛤蟆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是益虫,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蛤蟆身上的好多物质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可以治疗很多疾病,所以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 【设计意图】夏夜荷花池图片导入课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歌曲中描写蛤蟆形态的歌词和节奏用富有表情的朗诵集中体现了蛤蟆憨态的形象也让学生第一次接触熟悉歌曲的歌词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