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91411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件(32张)-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316254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高中,逻辑,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 cover
(课件网) 逻辑与思维 总论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第四课 准确把握概念 第五课 正确运用判断 第六课 掌握演绎推理方法 第七课 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 第八课 把握辩证分合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十课 推动认识发展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分论:方法 运用 教材知识脉络 选择性必修三 逻辑与思维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2.2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思维导图发展历史 形式逻辑的核心任务是要把握从真前提推导到真结论的规律和规则。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不能游移不定) 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不能骑墙居中)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及要求 01 “你们这样通宵达旦、吵吵闹闹地在宿舍打牌,影响别人休息。” “影响别人,又不影响你。别人没有怨言,你有什么不平的?” 甲 乙 概念 概念 指“除打牌者之外的人” 指“除打牌者和甲之外的人” 概念 结论: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这种没有保持概念同一性的思维,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及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2.同一律的基本内容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不能游移不定,这就要遵循同一律的要求。 常用公式:“A是A”。 内容: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同真同假) 例子:中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为万人瞩目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及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在使用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3.同一律的要求 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01 老师:“如果你哥哥有五个苹果,你从他那儿拿走三个,结果怎样 ” 孩子:“结果嘛,结果他肯定会揍我一顿。” 【探究】这个例子中,孩子的逻辑思维存在什么问题? 老师的问题“结果怎样”很明显是“苹果还剩下几个”的意思,属于简单的数量关系;而孩子的回答却是转移到与哥哥的生活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逻辑思维的“同一律”要求。 ↑ 美国务院发言人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独”! 补充了解: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及要求 5.同一律的条件性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张颖去年还是大学生,现在已经是律师了。 判断:这句话是否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同一律所维护的思想确定性是认识变化发展中的相对确定性。 运用同一律必须注意的问题 1.同一律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的思维过程而论,不表示客观事物永远不变。 某人曾经因犯罪坐牢,刑满释放后,回归到人民的行列,没有新的犯罪行为。这时,就不能再说他是个罪犯。———因为这是不同时间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