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995422

6.4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课件(24张ppt) 高中生物 北师大版(2019) 必修二

日期:2024-06-08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84489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生物,必修,2019,北师大,高中,24张
  • cover
(课件网) 必修2 第6章 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 第四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发展 问题探讨 早期进化思想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索引 INDEX 1 2 3 4 检测评价 5 问题探讨 ● 进化论到底对人类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哪些影响? ● 进化论是否已经完美无缺了呢? 进化论诞生在有着浓厚宗教氛围的欧洲大陆上,进化论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同神创论进行着不懈的斗争,而且斗争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美洲、亚洲乃至全世界,直到进化论逐渐为世人所接受。这是一场人类世界观的革命,其意义远远超出生物学界。 早期进化思想 ◎ 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 用进废退与获得性遗传既是生物变异的原因,又是适应环境的过程。 拉马克(L.B.Lamarck) 1744 — 1829 早期进化思想 拉马克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 。 早期进化思想 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早期进化思想 利用拉马克的进化思想解释长颈鹿长脖子的成因?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事实1: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 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事实3: 资源是有限的 推论1: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 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5: 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2: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 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一对家蝇繁殖一年,每代如产1000个卵,每世代如为10天。如果后代均不死亡,这一对家蝇一年所产生的后代可以把整个地球覆盖2.45cm之厚。 过度繁殖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家 蝇 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如果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过度繁殖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鳕 鱼 生存斗争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遗传变异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地雀喙的变异 适者生存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原始 昆虫 有翅 力大 有翅 力小 无翅 暴风 有翅 力大 生存 生存 淘汰 无翅 某海岛昆虫的翅膀变异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 (1)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 (2)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 (3)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 (4)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解释模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发展 (1)种群内存在着因随机突变和重组而产生的遗传变异,自然选择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2)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 (3)突变、重组和隔离是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机制,物种形成导致了生物的多样性。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木村资生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发展 分子进化中性学说 学说认为多数或绝大多数基因突变是中性的,无所谓有利或不利,对生物体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害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及发展 (1)新种只能以跳跃的方式快速形成(量子式物种形成);新种一旦形成就处于保守的或进化停滞状态,直到下一次物种形成事件发生之前,表型上都不会有明显变化。 (2)进化是跳跃与停滞相间,不存在匀速、平滑、渐变的进化。 间断平衡论 选择 1. 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能发育为成体。达尔文对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