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09949

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风向卷(二)历史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4749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3届,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
    机密 启用前 姓名 准考证号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历史风向卷(二)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统治者在把商代的“人神之礼”改造为周代的“人际之礼”的过程中,引入了“德”的理念和规范,形成了天命与德治、天命与民意相结合的辩证统一。据此推断 A.周礼强调社会规范 B.周朝“天命”至高无上 C.“德治”始于周朝 D.儒家思想精华源于周礼 2.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特征是多阶层、小间隔,而秦国则是两极分化、国君墓与卿大夫墓规模落差巨大;东方六国的城址等级序列特征是国都以下逐级递减,而秦国则是缺乏中小城市,国都之下直接为自然村落。这反映了 A.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B.战国时期分封制的瓦解具有不平衡性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 D.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发展轨迹截然不同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瓦解。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频繁发生,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东方六国墓葬是多阶层、小间隔,秦国则是两极分化,说明在分封制瓦解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东方六国并未严格遵行西周的社会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说明各国发展的轨迹如何,排除D项。 3.角抵戏是汉代对各种体育活动和乐舞杂技的总称。《前汉纪》记载,汉武帝元封“三年春。作角抵戏。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角抵戏的出现说明 A.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 B.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 C.察举注重文体人才选拔 D.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由材料“以享外国朝献者。三百余里内人皆观”可知,汉代社会对外交往较多,同时表演也对群众开放,这反映出汉代活跃开放的社会风尚,故选D项;体育运动古已有之,“角抵奠定古代体育基础”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给外宾表演并允许群众观看,不能表明政府注重体育运动的推广,排除B项;察举制是选官制度,选拔培养的是国家管理人才,排除C项。 4.据《明皇杂录》记载,每年玄宗生日时,朝廷都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在“倾杯乐”的乐曲中,舞马翩翩起舞,“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安史之乱之后,舞马衔杯祝寿这一独特的宫廷娱乐形式也从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了。1970年,在西安市何家村出土的舞马衔杯纹银壶上的舞马形象,表现的正是舞马衔杯祝寿的生动情景。由此可见,这一银壶的出土 A.见证了唐朝历史的盛衰 B.证实了史书记载的准确翔实 C.体现了唐代尚武的风气 D.反映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 5.“御笔”“手诏”和“上批”是绕开政府和监督机关,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引用的此类命令统计,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计100多次,而宋神宗有1000多次,这说明北宋中期 A.统治者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B.王安石彻底改变宋初的体制 C.中枢决策的程序性有所减弱 D.监察谏议制度出现重大变化 6.明万历年间,逐渐“废黄册”“专用鱼鳞图册”。清初,黄册已经极为罕见,而鱼鳞图册仍在通行,并且不断重新编制。由此可见当时 A.赋役由人户转向田地的发展趋势 B.地主对佃农的人身控制减弱 C.政府关注的重点由田地转向户籍 D.政府财政困难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