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1481

2015年中考《3+2+1精讲精析》物理一轮突破系列3.物态变化

日期:2024-06-10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9231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15年,中考,3+2+1精讲精析,物理,一轮,突破
  • cover
2015年中考物理一轮考点突破《3+2+1精讲精析》(人教版) 3.物态变化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青海卷))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在EF段放热,温度降低 2.(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中考二模)下面四幅图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后又冷却变成岩石是凝华现象 B.乙图中的白霜是液化现象 C.丙图中的固体空气清新剂放置一段时间后变小了是升华现象 D.丁图中的水结成冰是水的熔化现象 参考答案 1.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转换:T=t+273K t=T-273℃ 2.体温计的温度范围:35℃-42℃ 3.温度使用应注意:   1 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1选   2 看温度的最小刻度值 2看   3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且不能离开被测物,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测(量)   4 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到容器壁及容器底。 4 壁   5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读 4.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标准是: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   点常见的晶体有:冰、食盐、萘、各种金属、海波、石英等   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玻璃、蜡、沥青等 5.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热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热 6.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凝固点:液体凝固成晶体时的温度   同一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等的。 7.在晶体熔化曲线中有明显的三段即:固体升温段 熔化段 液体升温段。   在熔化段中的物质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8.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汽化过程要吸热 液化过程要放热 9.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是: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在一定温度下进   行(温度条件不同)。2 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   同时进行(发生部位不同)。 3 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   汽化现象(发生程度不同)。 10.影响蒸发的三个因素是:1 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面积 3 液体表面上   的空气流动情况。 1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是: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12.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升华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凝华要放热 13.物态变化中物质越软越吸,越硬越放。21cnjy.com 雾(液态)低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便是雾 霜(固态)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物体凝华成的大冰晶附在物体表面便是霜 雪(固态)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在云上凝华成大冰晶下落便是雪 雨(液态)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在云上液化成大水珠下落便是雨 云(液态和固态共存)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和凝华成小冰晶便组成云 冰花(固态)由于温度降低水蒸气凝华在玻璃上形成冰花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黑龙江牡丹江卷))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如图是某种晶体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该晶体在融化过程中(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不断放热 B、温度一直升高 C、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融化持续了12min 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漳州卷))蛟龙号潜水器下潜前停放在母船上,潜水器舱内非常湿热。潜水器下潜时舱内温度降低,到达一定深度时,舱内壁开始出现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形成属于 A.汽化现象 B.液化现象 C.凝华现象 D.凝固现象 4.(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飘渺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装扮着我们的生活”。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