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17441

期末常考专题:运算律(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05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0493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苏教版,下册,四年级,数学,小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专题:运算律(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学习了运算律之后,小明和他的小伙伴用下面的四种方法计算630÷45,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630÷9÷5 B.630÷40÷5 C.630÷20÷25 2.如果×□=36,那么720÷÷□=( )。 A.20 B.320 C.80 3.下面三道算式中,与其他两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 )。 A.20×590 B.19×6×100 C.20×600-600 4.小林和红红在学校操场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同时从同一起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跑。红红每秒跑3米,小林每秒跑5米,45秒后他们第一次相遇,操场跑道长( )米。 A.225 B.360 C.90 5.根据下图计算小明和小芳两家相距的米数,有名同学列出了两个算式:(70+60)×4,70×4+60×4,他的两种解法实际上运用了( )。 A.加法结合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6.计算35×101时,小红想到了这样的方法:35×100+35,这是依据( )。 A.乘法结合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二、填空题 7.在圆圈里和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52-48=868○(52+____) 1500-28-272=____-(28○272) 415-74-26=____○(____○____) 8.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为( )。 9.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乘法( )。字母表示为( )。 10.三个数相乘时,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乘法( )。字母表示为( )。 11.自己试着计算一下: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____+____)+(____+____) =( ) 12.40×★+5与40×(★+5)相差( )。 三、判断题 13.54×99=100×54-54。( ) 14.。( ) 15.4×73×25=73×(4×25)这里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6.179-63+37=179-(63+37)。( ) 17.68×(100+1)=68×100+1。(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960+80= 42×101= 36-16+4= (8+4)×25= 12×3+12×7= 19.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73+818+27+82+193 752-152-48 125×5×8×2 49×(200+1) 87×66+87×34 399×88-299×88 五、解答题 20.王爷爷家养的4头奶牛一个星期产奶896千克。平均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呢? 21.四(1)班的同学分成4个小组打扫环境卫生,每组5人擦墙,8人清扫地面,四(1)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22.篮球54元一个,足球46元一个,篮球足球各买15个,一共需要多少钱? 23.每袋开心果85元,每袋山核桃78元。王叔叔买了开心果和山核桃各12袋。买开心果比买山核桃多花多少钱? 24.端午节到了,奶奶包了一些肉粽子和八宝粽子。肉粽子包了8串,每串14个;八宝粽子也包了8串,每串16个。奶奶包的肉粽子和八宝粽子一共有多少个? 25.一年一度的读书节快到了,家委会打算采购一批图书,清单如下: 书名 《西游记》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单价(元/本) 22 24 28 26 数量 45 17 21 17 (1)购买了17本《红楼梦》和17本《三国演义》,带900元够吗?如果够,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参考答案: 1.A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630÷9÷5=630÷(9×5)=630÷45,则符合题意; B.630÷40÷5=630÷(40×5)=630÷200,则不符合题意; C.630÷20÷25=630÷(20×25)=630÷500,则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理解并熟记:a÷b÷c=a÷(b×c),此关系式在有些计算中会起到简便的作用。 2.A 【分析】除法的性质:a÷b÷c=a÷(b×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