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7266

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件(30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228413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纲要,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际,秩序
  • cover
(课件网)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单位:万 克里米亚战争 美国内战 普法战争 日俄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场伤亡 平民伤亡 60万 67万 16万 40万 900万 650万 世界殇痛·世纪沉思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背景、进程、结果);理解20世纪上半期国际秩序的变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一、殇痛之源·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学习聚焦: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争斗,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源。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爆发标志: 奥匈对赛宣战,各国相继参战 学习任务一:分析一战爆发的背景。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政治体系、经济体系、殖民体系)。 0% 5% 10% 15% 20% 25% 30% 35% 1870年 1890年 1910年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1870-1910英法德美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变化 1914年英法德占有殖民地比重对比图 法国 德国 英国 单位:万平方公里 美国 这一状况会产生什么问题?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上会发生这样的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有的英国人。 一战根源: 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意 英 法 德 奥 俄 殖民地、市场、世界霸权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1879 1904 1907 1892 1882 协约国 同盟 国 贸易摩擦 巴尔干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不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性质: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前列强矛盾重重: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大战一触即发 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实力对比发生很大变化 一战根源:新兴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必然性 偶然性 巴尔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二、世界殇痛·第一次世界大战 学习聚焦: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化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学习任务二:概述一战的过程,例举重要的战役 任务: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完成表格。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 塞、 学习任务二:概述一战的过程,例举重要的战役 一战中的华工 华工在修建铁路、挖沟壕 阅读教材P87的历史纵横,思考一战中的华工在这场战争中的贡献。 德军在凡尔登首用毒气战 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大贝尔塔”大炮 一战墓地 科技的进步与危害 人性的光明与黑暗 一战以极其残酷的杀戮为主要特点 ……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以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拚命往前赶……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1920)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2.“主导”世界发展的国家作出了怎样的思考与选择? 3.他们的选择能否让战后的世界维持持久和平呢? 三、世纪沉思·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学习聚焦:一战后战胜国以强权政治原则建立了新秩序,却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 1919年·巴黎和会 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