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7284

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1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62255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
  • cover
(课件网) 历史现场 1984年10月1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 人民至上 中国特色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 ———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致中共中央的信 问题1:邓小平的信与人民日报社论中关于毛泽东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其实质是什么?说明当时党内存在什么问题?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 坚持“两个凡是”。 实质:“左”倾错误的延续。 坚持准确完整的毛泽东思想。 实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继续束缚人们的思想,使党的政治工作、经济工作徘徊不前。 1976 1977 1978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的评论员文章 “两个凡是”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凡经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或者不符合实际的东西,就应当改变,不应再坚持………凡有超越于实践并自奉为绝对的“禁区”的地方,就没有真正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只有蒙昧主义、唯心主义、文化专制主义。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问题2:《光明日报》的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有何意义?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 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一、实事求是解民忧 1976 1977 1978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新时期 新道路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思想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政治路线 恢复民主集中制,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组织路线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开辟。 一、实事求是解民忧 “两个凡是” 1978年春节前后,(浙江义乌)平畴公社党委对“鸡毛换糖”松了松手,20天左右就收回鸡毛1万多斤,为国家提供出口红毛2000斤,价值近4000元。更主要的是给生产队积储了鸡毛这一特等有机肥料8000多斤。这一年虽然遭受严重的干旱,粮食总产和单产却都超过了历史最好水平。社员们得了现钱,备足了1年的油盐酱醋钱。一笔帐算出了三个利:一利国家,二利集体,三利社员自己。 ———1979年3月浙江日报《“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 问题3:公社党委为什么愿意对“鸡毛换糖”松手? 二、改革开放顺民心 “浙”里春风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投机倒把 资本主义尾巴 1982年宪法颁布对此有何影响? 1980年,深圳蛇口国贸大厦竣工,创造了平均3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一、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靠吸收和利用外资,产品主要是出口。特区的经济是在全国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综合体。二、特区的经济活动,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 ———1984年4月22日新民晚报《谷牧谈特区的“特”》 二、改革开放顺民心 质疑:合资经营就好比是“结婚”,共产党和资本家能“结婚”吗? ———据萧冬连《探路之役:1978-1992年的中国经济改革》 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改革开放顺民心 突破“苏联模式” 问题5:邓小平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与传统社会主义相比有何突破? 邓小平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