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37832

14.1《促织》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3次 大小:201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4.1,促织,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
  • cover
促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蒲松龄与其作品《聊斋志异》,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现实主题 3鉴赏小说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清小说情节,把握现实主题 教学难点: 鉴赏小说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年6月5日-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济南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杰出文学家,优秀短篇小说家。中国清初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的作者。 《聊斋志异》刊行后,遂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的再度繁荣。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聊斋志异》介绍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最早的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间已有流传。 全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它们或者揭露官场腐败,官吏害人,或者暴露科举制度的弊端与试官的无能,或者描写爱情故事。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背景介绍 《促织》是蒲松龄受到 吕毖 的《 明朝小史 》记载以及 冯梦龙 《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中 济公 火化促织的故事的影响,经过艺术加工而作。促织( 蛐蛐 )为善斗的昆虫,拼搏起来全力以赴,有的上品重伤不退,甚为壮烈。因而,自唐天宝年间始,斗促织就成为民间和宫廷的一项娱乐活动,历久不衰。促织写的是明代宣德年间发生的事,作者借前朝故事,揭露当代“盛世”的黑暗现实。 题解 古谚云:“蟋蟀鸣,懒妇惊”,意思是古代妇女一听到蟋蟀的叫声,便知秋日已到,离冬天不远了。于是抓紧时间纺织,这是“促织”一名的由来。 课文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昂其直(通“值”,价值) 2、手裁举(通“才”,刚刚) 3、两股间脓血流离(“离”通"漓",淋漓) 4、翼日进宰(通“翌”,第二天) 5、虫跃去尺有咫(通“又”,再) 6、而高其直(通“值”) 7、牛羊蹄躈各千计 (通“噭”) 8、而翁归(通“尔”,你) 9、取儿藁葬(通“缟”,用草席)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状语 (1)岁征民间 (每年 ) (2)得佳者笼养之 (用笼子 ) (3)早出暮归 (在早上、在晚上) (4)取儿藁葬 (用草席(裹)) (5)日与子弟角 (每天 ) (6)力叮不释 (用力 ) (7)民日贴妇卖儿( 每天 ) (8)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这时) (9)大喜,笼归 (用笼子装 )(名词用在动词前,作状语) 2、名词活用作动词 (1)试使斗而才(有才能 ) (2)旬余,杖至百 (用杖打) (3)上于盆而养之 ( 装、放置 ) (4)儿涕而去 (流着泪 ) (5)自名“蟹壳青” ( 命名 ) (6)细疏其能 (陈述) (7)故天子一跬步 (走半步、一步) (8)裘马过世家焉 (穿着皮衣, 骑着马) (9)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受穷, 变富 ) (10)仙及鸡犬 (成仙) (11)诏赐抚臣名马衣缎(皇帝传达命令) 3、使动用法 (1)昂其直 (使…高,抬高 ) (2)辄倾数家之产 (使…倾尽/竭尽 ) (3)而高其直 (使…高,抬高 ) (4)不如拼搏一笑 (使…拼搏)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 (2)成以其小,劣之 (认为…劣/差) (3)益奇之 (认为…奇特 ) 5、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薄产累尽(赔尽 ) (2)近抚之 (靠近) (3)有华阴令欲媚上官(献媚,巴结) 6、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蟹白栗黄 (白肉 黄粉) (2)成述其异 (奇特的本领 ) 4、意动用法 (1)成然之 (认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