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42170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4-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413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黑龙江省,次月,答案,试卷,历史,第二
  • cover
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2-2023学年度 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第二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56分) 1.殷周以来的仪礼,是从家庭的祭祀祖先、和睦亲族的仪式发展起来的,后来逐渐扩大,就有了国家性的典礼,像祭天、祭山川等。仪礼有严格规则,有上下有差别、等级有次第的差序格局,也是伦理的秩序。这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由来 B.家国一体的实质 C.儒法之争的根源 D.道德形成的过程 2.有学者主张,探讨中国国家的起源,既要重视考古发掘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和参考国外现代文化人类学的最新成果,也不能忽视文献记载中有关原始社会向早期国家过渡的古史传说所隐含的历史素材。这说明 A.古史传说客观反映历史原貌 B.文献记载是最可靠的材料 C.历史研究需要借助多种史料 D.中国国家起源具有多样性 3.下图为一组商王占卜的关于受年(收成)的甲骨文记录,这可以用来佐证商代 文字:己巳王卜贞,【今】岁商受【年】。王占曰:吉。东土受年南土受年,吉。西土受年,吉。 A.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均衡 B.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 C.统治具备一定地域基础 D.出现了古代最早的文字 4.“国人”是西周至春秋时期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他们是当时社会统治宗族的成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拥有广泛影响力。西周时期“国人”势力开始形成,春秋时期社会影响力达到全盛,战国时期逐渐退出政治历史舞台。“ 国人”社会影响力的变化,反映了 A.分封制度已被完全废弃 B.宗法秩序逐渐走向混乱 C.国家治理模式的新发展 D.社会组织结构日趋完善 5.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的国宝文物越王勾践剑,主要用锡青铜铸成,含有少量的铝和微量的镍,灰黑色的菱形花纹及黑色的剑柄、剑格都含有硫。正面有“越王鸠(勾)浅(践)自作用剑”的鸟篆铭文。这反映了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书法艺术的发展 C.铸造工艺的提高 D.宗法体系的崩溃 6.秦朝在中原人多地少的狭乡授田通常为一户百亩,甚或更少,而在南方“新地”,比如洞庭郡,其授田没有限额,而且税田的面积租率也较中原为低。这说明秦朝 A.经济制度尚需完善 B.注重稳定边远地区 C.南方经济更具活力 D.南北地方制度有别 7.秦始皇统一六国,并以泰山封禅的形式向世人宣告了其受命于天的至高地位,但丞相李斯在秦始皇死后,篡改传位诏书;陈涉则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起义口号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楚、赵、魏、齐等旧国在秦末战乱中复立。这反映了 A.天命观念遭到抛弃 B.对秦缺乏国家认同 C.暴政激化阶级矛盾 D.皇帝制度缺乏权威 8.秦朝的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中,明确规定“有事请殴(也)。必以书“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秦还建立起以邮传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这些措施和规定 A.彰显了皇帝工作繁重 B.有利于加强专制皇权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密切了郡国间的联系 9.汉武帝为安抚蜀民劳怨,派遣司马相如先后两次使蜀。司马相如发布了著名的《喻巴蜀檄》、《难蜀父老》,强调合格国家子民的要素,用国家理想感召民众。到汉武帝第二次开发西南夷时,蜀地人力物力的调发远大于第一次,但并没有蜀地民众造反抱怨。这说明当时 A.尊崇儒学推动民族文化交融 B.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深化 C.边疆开发贯彻了先秦仁政理念 D.汉赋展现了大一统的恢弘气度 10.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11.“十六国”称谓源于北魏崔鸿所撰的《十六国春秋》,书中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