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43724

纲要(下)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课件(14张PPT)

日期:2024-06-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43592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19课,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变化
  • cover
(课件网) 【课标1.23】冷战与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 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8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这种“新的思想潮流”指的是什么。并说明在“经济”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其观点主张。(6分) 潮流:启蒙运动。(2分)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2分) 主张: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1分), 主张自由竞争。(1分) 102 0.48 106 0.44 108 0.48 工业革命时代 亚当·斯密 自由主义 1945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战后 国家宏观调控 (一)原因 1.经济大危机暴露资本主义弊病; 2.二战的教训; 3.社会主义的冲击; 4.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1929-1933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 罗斯福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主张国家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 Q:宏观调控是否等同于计划经济?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特点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 Q:宏观调控是否等同于计划经济? 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排斥市场 工业革命时代 亚当·斯密 自由主义 1945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二战后 国家宏观调控 1929-1933 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三)国内措施(调控) 1.加大公共事业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2.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经济杠杆(信贷、利率、税收)。 20世纪 70年代 “滞胀” → 适当减 少干预 市场主导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 项目 时间 年均生产率增长% 消费品价格提高% 美国 1963-1973 1974-1979 1.9 -0.1 3.6 8.6 英国 1963-1973 1974-1979 3.0 0.8 5.3 15.7 法国 1963-1973 1974-1979 4.6 2.7 4.7 10.7 一、国家的宏观调控 (四)国际协调 1948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T 建立战后国际经济组织(世界经济三大支柱) 1945 世界银行 WB 1995 世界贸易组织WTO 194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IMF与WB 1.成立:1945美国华盛顿 2.运行机制: 3.资金来源: 4.权利划分: 5.影响: “双挂一固” 成员国认缴资金 与认缴资金成正比 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形成以 美国为中心的 资本主义 世界贸易体系 国际措施作用: 1.协调利益,维护经济秩序; 2.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化和制度化的发展方向;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一)原因 1.20世纪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 原子能被用于战争 爱因斯坦 相对论 量子理论提出者普朗克 二战德国V2导弹 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表现 (三)作用 1.原子能 2.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 3.空间技术 4.海洋技术 5.新材料 6.生物工程技术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①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 ②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 ③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1969年美国登月成功 克隆羊“多莉” 中国“蛟龙号”深潜器 美国隐形飞机F117 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一)原因 (二)表现 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中间阶层一般不拥有生产资料,但有较高的收入,有可观的生活资产,如住房、汽车、股票等。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中间阶层的发展趋于稳定,保持在人口比例的25%—30% 1.产业结构: 2.阶级结构: 农业、工业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