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44180

2023年中考生物三轮冲刺过关 生物和生物圈(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31623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生物,2023年,中考,三轮,冲刺,过关
    查补易混易错01 生物和生物圈 所有生物共同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的变化也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因此,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需要了解生物圈;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从宏观而不是微观角度来开始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专题突出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从生物圈的角度介绍人和其他生物,先让学生对生物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便于后续内容的学习。 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以及我们身边的生物;通过较多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关系,初步认识生态系统,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认识到保护生物圈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生态系统这部分内容的考查形式以识图和分析说明题为主,主要以食物网为依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本部分内容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紧密,因此有时会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如结合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及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考查物质循环的相关内容,有时联系环境问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学核心素养渗透: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逐步发展理性思维,学会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并结合生物学知识对相关生命现象、规律及生物学事件进行探讨、阐述和论证。 易错0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出体内代谢废物等现象。其他的生命现象都是建立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 2、应激性≠反射:应激性是生物共有的特征,反射只是具备神经系统的生物所具有的特征。 3、生物能呼吸,但是呼吸不一定都需要氧气:有些生物的呼吸不需要氧气,如制作泡菜和酸奶的乳酸菌不需要氧气。 4、生物与非生物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物体是否属于生物,关键看该物体是否具备生物的六大基本生命现象,而不能只根据某一生命现象来判断,也不一定所有的特征都满足。如机器人能对人的指令作出相应反应,钟乳石能慢慢长大,但它们都不是生物。再如生物体的一部分,虽具有生命,但不是生物。 易错02 生物与环境 生物圈≠大气圈十水圈十岩石圈:生物圈指地球上有生物生存的圈层,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其中不包含人类活动所能到达的所有范围。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如:沙漠中的骆驼刺对干旱缺水环境的适应、海豹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旗形树对大风环境的适应)。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3)生物适应环境的同时,又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3、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合的现象。适应性是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很长时间形成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不是绝对的适应。 4、适应不一定都与环境相似: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的是适应(保护色);与环境差异大,易被天敌发现,却能吓退天敌的也是适应(警戒色)。 易错03 生态系统 1、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有些营腐生生活的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 3、不是所有的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只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才是分解者。 4、一个生态系统要想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因素外,可以没有消费者,但必须要有生产者和分解者。 5、食物链: (1)食物链的写法: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