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76424

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4-05-0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1次 大小:60661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下册,历史,12课,宋元,时期
  • cover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大相国寺举办庙会时,寺庙内外人流如潮,进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儡戏、杂技等各种表演;过节时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上述这段文字描述映了何时何地繁华的都市生活( ) A.唐朝的长安 B.北宋的开封 C.南宋的临安 D.元朝的大都 2.《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大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什么地方( ) A.瓦子 B.早市 C.榷场 D.集市 3.店铺林立,买卖昼夜不绝。瓦舍勾栏,终日喧器不已。这种热闹的城市生活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南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4.“瓦舍”,取“来时瓦舍,去时瓦解”之意。它的出现反映了( ) A.隋唐科举制发展 B.唐朝民族关系和谐 C.宋代市民文化丰富 D.明清工商业繁荣 5.读其词“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超然于尘垢之外”,开创了豪迈词风,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词人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柳永 D.马致远 6.诗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由左到右、由上到下可用于研究的传统节日是(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苏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 A.端午节、元旦、中秋节、元宵节 B.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元宵节 C.端午节、元旦、清明节、元宵节 D.端午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 7.下面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堂这些陶俑( ) A.表明当时市民阶层开始出现 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8.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她的作品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的作品主要描写真挚的夫妇感情,后期的作品则主要描写流离不定的生活。推动李清照作品风格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膻州之战的发生 B.北宋灭亡的影响 C.岳飞抗金的失败 D.南宋灭亡的后果 9.《资治通鉴》内容偏重政治史,多次着墨政治贤明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作者还根据才能,把历代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该书编写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北宋经济实力 B.传承中国科技文化 C.缓和国内民族矛盾 D.提供国家治理参考 10.某电视剧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着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有可能看到或听到的是( ) A.瓦子中的勾栏内在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传诵岳飞抗金的事迹 C.私塾里儿童背诵辛弃疾的新词 D.茶馆的说书人在说《窦娥冤》 11.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 ) A.关汉卿 B.李时珍 C.宋应星 D.曹雪芹 12.下图描绘了一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该传统节日是( ) A.重阳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1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北宋著名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它反映出苏轼的词风是( ) A.清新婉约 B.通俗易懂 C.豪迈飘逸 D.沉郁悲壮 14.南宋的临安大街小巷商铺密布,元朝的大都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各种货物。这表明宋元时期( ) A.都市商业较为发达 B.多个民族政权并存 C.北方经济远超南方 D.统治疆域空前辽阔 15.北宋时期的东京某场所里面,有人唱曲、有人卖饮料、有人耍杂技,热闹非凡。该场所是( ) A.制造瓦当的瓦厂 B.食客之处的酒楼 C.娱乐兼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16.元朝戏曲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是由什么组成的?( ) A.诗、杂剧 B.乐府、散曲 C.词、散曲 D.杂剧、散曲 17.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极力提倡 B.农民休闲的需要 C.市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