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一、概述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第五章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二节《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中血液循环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对前几节课所学习的血液、血管、心脏的结构等知识的总结和提升,其中,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血液循环系统连接了以学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将要学习的泌尿系统,在人体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目标分析 (一)依据课程标准并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通过识图、模型拼接等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归纳血液循环途径和意义,进一步建构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 通过分析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和原因,完善血液循环途径的图解,提升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和深化科学思维。 3. 运用血液循环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问题,形成关爱健康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血液循环途径,设计并制作血液循环路径模型,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2. 教学难点 建立血液循环模型和物质交换过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血液、血管、心脏的知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血液循环这个词并不陌生,也能体会其对于人体、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这些知识都能够为本节学习奠定基础。 2.能力储备:学生思维活跃,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兴趣极高。并且在逻辑思维、探究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已有一定的训练基础,但思维深刻性和动手操作能力还不够,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在提升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记忆、技能训练、规范科学语言描述。 3.情感态度:因学生对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由于都不太了解,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因此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但本节课内容血液循环知识复杂,信息量大,生理过程过于抽象,学生会存在一些畏难情绪,因此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引导学生从具体问题引向生物学知识,并且学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及评价。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多元目标,优选多元策略。在教学过程中主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模型建构等多元教学策略,采用问题串的形式与学生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主要的教学模式如下: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1. 可利用的硬件设备:多媒体设备、希沃手机 2. 教师课前准备:模型卡片,心脏模型、血液循环教学多媒体课件;血液循环途径视频; 3. 学生课前准备:预习导学案、概念图设计。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情境阅读】:一个同学的右手的手指受伤,为了消炎,医生在她的左臂肌肉注射了药物。 【思考】:1.为什么手指受伤从手臂注射可以治疗伤口? 2. 注射进去的药物是怎样从左臂到达病灶处的呢? 3.血液运输的动力(泵)来自于哪里? 思考问题 1.可经血液运输。 2. 根据已知知识推论。 3.心脏。 1.创设情境,贴近生活,关注医疗、关注社会、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心脏的结构及功能 1.以下列问题为线索,形成部分板书。 【提问】(1)心脏四个腔名称是什么? (2)与心脏四个腔相通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3)心房与心室、心室与动脉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 (4)什么结构保证了血流方向是一定的? (5)各心腔的心肌壁薄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过渡】当药物注射进入人体的组织时,药物是如何到达病灶处? 2.科学史阅读: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 【思考】:阅读完后根据实验发现推测血液如何流动? 3.回顾血管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之间的循环流动是怎样的方向? 【归纳】: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1.学生同步笔记。 2.建构结构与功能高度适应的生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