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81429

2.3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共51张ppt)

日期:2024-06-0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3019815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5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下图为某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E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反映的是( ) A.城乡差别加大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镇化过程 2.E→F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 B.城镇化水平很低 C.人口出生率降低 D.市中心人口增加 预习检测 城镇化 01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城镇化的概念和标志 1、含义:城镇化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 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 ③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④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 ⑤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等随之发生显著变化。 2、表现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观察图中上海陆家嘴的变化: 思考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镇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3、动力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 镇 化 农业发展 工业发展 服务业发展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 剩余劳动力 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 【活动一】 在城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主导驱动力有所不同。在城镇化刚起步阶段,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为城镇发展提供市场,所以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城镇化最基本的动力。 【思考题】 材料1:珠江三角洲旧称粤江平原,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共同冲积成的大三角洲与东江冲积成的小三角洲的总称,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尤其是改革前沿的广东省,更是从中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经济和政策 优势,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具有重大意义。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 与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极大的 吸引了全国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 产要素在这里聚集,为珠三角城市群 的形成铺平道路。 材料2: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千米)。在我国的六个“发达型”都市圈,其中有四个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分别是上海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查阅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相关资料,分析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异同。 【活动一】 同: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异:珠三角→侨乡投资;毗邻港澳,承接港澳的产业转移; 长三角→城市间的协调合作;承接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活动二】 P49 1984年8月4日 1991年7月23日 2008年7月5日 2016年3月5日 (1)结合地图资料,判读图中代表杭州城区的影像色调,并勾画出图中杭州城区的大致范围。 红色表示植被 下图为不同年份杭州市主城区及附近地区的遥感影像,其中红色表示植被,分辨率为30米。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984 1991 2008 2016 杭州市区人口(万) 122.29 134.97 820.20 918.8 GDP(亿元) 69.47 227.95 4850.59 11709.45 (2)查阅杭州市19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