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99392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课件(25张PPT)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485059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2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民国初年,北京《中华新报》曾登了一则新闻,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之背景 背景 辛亥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极力推崇封建纲常名教,大搞祭天祀孔... ...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一时间,社会上“孔教会”、“经学会”等尊孔社团纷纷出现,形成了一股尊孔复辟逆流。 ———陈独秀 “吾国之维新也,共和也,帝制也,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用心,国人思想倘未有根本之觉悟,直无非难执政之理由。”欲使共和名副其实,必须改变人的思想。 ———陈独秀 思想: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根源)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政治: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的思想 二.新文化运动兴起之概况 概况 《青年杂志》封面 陈独秀 (1879—1942) 法语:青年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 ———《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 受法国启蒙运动影响,致力思想启蒙。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宣扬励志实干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兴起标志: 陈独秀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步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 《妇人观》法Max'Rell著 陈独秀译 提出妇女问题,关注妇女解放。 王叔潜《新旧问题》“新者”即西洋文化; “旧者”即中国固有文化。 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 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 以自力创造幸福。 ———陈独秀《新青年》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 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李大钊《青春》 假如你回到当时,用一个词概括当时的你读过《新青年》的感受? 回到1916 青春 李大钊 新青年 陈独秀 看看他们的感受:《新青年》一经问世,立即被青年读者视为“空谷之足音,暗室之灯光”“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 许德珩 匡互生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 杂志…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 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 和陈独秀的文章。” ———毛泽东 “上午,看《新青年》。往访林士及执信。下午,看《新青年》。” ———《蒋介石日记》 1916年23岁 1916年29岁 阵地一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 ———蔡元培(1868—1940) 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对学校进行整顿和革新,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奠定了北大向近代大学转变的基础。 陈独秀 胡适 蔡元培 李大钊 鲁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