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07080

9.1压强 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53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压强,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物理
  • cover
压强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2)能应用压强知识进行有关的计算,解释简单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 (3)知道日常生活中压强增大和减小的方法。 2.科学思维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利用压强的定义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压强的物理意义;有关压强的计算 三、教学分析 1.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而且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改变物体的形状,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但许多学生容易混淆压力与重力,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重力有关,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因此需要在进行实验学习压强之前,有必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的概念。 2.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究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引入新课: 以幻灯形式出示教材第76页中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思考并讨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解 2、压力的教学: 教材没有给压力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压力。因此为了使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书放在气球上。接着提出问题:“气球形状改变受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总结出压力的概念。 3、压强的教学: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并演示二个小实验: 实验一:书压气球,然后逐渐多加几本书。 实验二:用粉笔、牙签分别压气球。 然后提出问题:“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通过这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学生探究: 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启发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进行实验探究。 本节的探究学习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我采用分组探究实验活动,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砝码、铅笔等来完成教材第77页实验,比较在压力不同时的压痕深度有什么不同。在完成实验以后,我让学生用手压铅笔两端感受压力的效果不同,然后由老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样分层次的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自觉自主地去挖掘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3)压强计算公式: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个新物理量———压强。启发学生回忆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概念。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变形。结合压强计算公式学习压强的单位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列举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