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12496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19《苏州园林》课件(共21张PPT)

日期:2024-06-0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5595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9 苏州园林 叶圣陶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 一、新课引入 苏州园林是我国最著名的园林建筑,共有一百多处,颇负盛名的也有十来处。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卷网-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约叶圣陶写一篇序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苏州园林》。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他曾任教于小学、中学、大学,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教材的建设有重大贡献。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是他创作的重要阶段。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轩榭 池沼 丘壑 嶙峋 雕镂 蔷薇 相间 着眼 斟酌 依傍 竿 重峦叠嶂 xuān xiè zhǎo hè lín xún lòu qiáng wēi jiàn zhuó zhēn zhuó bàng gāng zhàng 二、新课讲解 整体感知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如何? 3.请试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事物说明文。 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二、新课讲解 4.快速划分出本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1段),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2-9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10段),指出关于苏州园林,要写的 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5.本文的说明结构和说明顺序是什么? 总分总的说明结构和逻辑顺序。 二、新课讲解 1.文章怎样分别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合作探究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3)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 (4)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 (5)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6)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 (7)极少用彩绘给人色彩美。 从七个方面紧扣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 二、新课讲解 2.试举例说明本文所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及作用。 (1)作比较: ①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打比方,又是作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 ②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二、新课讲解 (2)举例子: 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的例子,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再如第5自然段中,以几条园里的古藤为例,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花树的艺术风采。 (3)摹状貌: 例如第5自然段中,对苏州园林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既突出了事物的特征,又使语言达到了准确、简明而又形象生动的要求。 二、新课讲解 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本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表明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只是作者听说而已,并不确定,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大多”起限制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池沼绝大部分引用的是活水,而并非是全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品味语言 二、新课讲解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通常的意思,表明苏州园林中的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通常是安排桥梁,但不排除不安排桥梁的特殊情况,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极少”起强调作用,表明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是很少使用彩绘的,但不排除用彩绘的特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