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18281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4136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单元,第四,纲要,中外,必修
  • cover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钱乘旦认为:中世纪的教会是有功绩的,在那样一个文盲的时代,是教会保存了文化;只有教士特别是修道院里的人是识字的,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中世纪流传下来的书籍,大多是修道院修士们一字一句抄下来的。这意在说明() A.文艺复兴存在全盘否定教会的倾向 B.教会的文化传承束缚了思想发展 C.教会传承文化为文艺复兴提供条件 D.教会文化主导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2.某时期的西欧思想界推崇中国的自然哲学,试图将世俗伦理从神学与教权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开明君主,试图将绝对主义王权从暴政中解放出来,推崇中国的自然经济,试图将国家经济从腐败和衰弱中解放出来。该时期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3.17世纪西欧学者对世界的研究是描述性的,当时影响极大的笛卡尔和培根也没有与政治秩序发生冲突,反而向政治权威表达敬意;18世纪却截然不同,哲学家们讨论的中心是社会如何构建,充斥着对政治权威的不满。这一转变( ) A.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的精神禁锢 B.有利于世俗政权向天主教会夺权 C.促进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出现 D.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4.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将一段话译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仅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在实际上,原文并没有这个“仅”字,因而引起了一些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路德一生屡次修改他的译本,但始终不取消此“仅”字。马丁·路德此举旨在 A.反抗世俗王权统治 B.建立民主教会 C.倡导教随国定原则 D.否定教会权威 5.孟德斯鸠主张君主政体,不赞成共和,更反对专制,而在他心目中,中国是专制政体的典型。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 A.推崇君主立宪制度 B.称颂中国制度优越 C.提倡赋予人民主权 D.重视法律治理作用 6.对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以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最主要的观点是 A.否定信仰上帝 B.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C.倡导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D.挑战教会权威 7.在牛顿的时代,光不再是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由此可知 A.资产阶级向专制王权发起挑战 B.近代自然科学重视经验性总结 C.近代自然科学冲击了神学思想 D.资本主义极大改变了世界面貌 8.有学者说:“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兴起 C.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 D.开了近代科学 9.伏尔泰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伏尔泰的看法表明 A.宗教改革动摇神学信仰 B.启蒙思想孕育革命观念 C.近代科学推动社会进步 D.天赋人权思想深入人心 10.启蒙思想家们出版了普及科学知识的《百科全书》,且大量发行有关自然科学的通俗易懂的文章和小册子。启蒙思想家们的做法 A.提升了民众的教育水平 B.彻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 D.意在瓦解封建神学的统治 11.某同学为探究某一历史课选择了下面两部著作作为参考书目。据此推断,其探究的课题应是 书名 作者 -出卷网-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中国人民大学-出卷网- 《法国大革命史》 马迪尼 商务印书馆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2.1521—1522年,马丁.路德以伊拉斯漠整理的希腊语《新约》为底,将之翻译成德语。直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