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4136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88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七年级,语文,寓言四则,教案
  • cover
七年级语文上册师生共用导学案 主备人: 复备人: 审核人: 上课时间: 授课人: 备课时间: 总课时编号: 姓名 小组 班级 分组 课题 寓言四则 课型 展示 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2、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4、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难点 1、重点是分析故事情节。2、难点是多角度概括寓意,学习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学案导学 笔记 【自主学习】1、为加点字注音。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2、学生对照《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不筑,必将有盗 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马无故亡而人胡 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 ” 居数月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家富良马 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 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 3、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   )A.失败———惨败; 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 D.重视———轻视4、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 ( )A.渺小———伟大 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 D.冷淡———热情5、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1).人皆吊之 ( )A.慰问 B.吊着 C.哀悼(2).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A.将要 B.带领 C.将来(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 )A.十九个人 B.十分之九 C.十有八九6、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1).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2).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3).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 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 (4).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7、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 ( )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8、蚊子第二次吹喇叭的原因是 ( ) A.有意气一气狮子,再一次从精神上征服狮子。B.得胜后骄傲了,炫耀一下自己的胜利。C.宣扬自己的功绩,要称雄于动物界。D.庆贺自己战胜狮子而奏乐。9、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1)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合作探究】10、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11、在《智子疑邻》中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寓意(1)、宋人家被盗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语句回答)(2)、在宋人家被盗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关建议?(3)、被盗后,宋人对两人有何不同的态度?(4)、宋人为何对两个提出相同建议的人产生不同的态度呢?(5)、读罢本文后,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你明白了什么道理?12、《塞翁失马》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你知道是什么吗? 13、积累和《塞翁失马》寓意相关的格言【主题阅读】黔之驴① 柳宗元 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来慭慭然②,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循;以为且噬③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博。稍近,益狎④,荡倚冲冒。驴不胜⑤怒,蹄之。虎因喜,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