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53155

第2章 第3节 第4课时 控制变量与图像分析 学案(含答案)-高中化学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4889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必修,选择性,科版,化学,高中
  • cover
第4课时 控制变量与图像分析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2.基于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其影响因素。3.利用变量控制思维设计实验。 [重点难点] 基于图像分析反应速率和其影响因素。        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导学 1.先分析确定变量,即要理清影响其实验探究结果(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2.采取“定多变一”法,即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关系,再确定另一种。 3.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因素与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导练 1.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得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的数据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分析实验条件,下列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对应曲线 c(HCl)/(mol·L-1) 反应温度/℃ 铁的状态 1 a 30 粉末状 2 b 30 粉末状 3 c 2.5 块状 4 d 2.5 30 块状 A.第4组实验的反应速率最慢 B.第1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大于2.5 mol·L-1 C.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等于2.5 mol·L-1 D.第3组实验的反应温度低于30 ℃ 答案 D 解析 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内,曲线d生成的氢气的体积最小,第4组实验反应速率最慢,A正确;第1组实验反应所用时间最短,故反应速率最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盐酸浓度应大于2.5 mol·L-1,B正确;第2组实验,铁是粉末状,与3、4组块状铁相区别,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知第2组实验中盐酸的浓度应等于2.5 mol·L-1,C正确;由3、4组实验并结合图像知第3组实验中反应温度应高于30 ℃,D错误。 2.某探究小组用HNO3与大理石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小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所用HNO3的浓度分别为1.00 mol·L-1、2.00 mol·L-1,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实验温度为298 K、308 K。 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并在实验目的一栏中填出对应的实验编号: 实验编号 T/K 大理石规格 硝酸浓度/(mol·L-1) 实验目的 ① 298 粗颗粒 2.00 (Ⅰ)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Ⅱ)实验①和____探究温度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____探究大理石规格(粗、细)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 ③ 粗颗粒 ④ 答案 ②298 粗颗粒 1.00 ③308 2.00 ④298 细颗粒 2.00 (Ⅱ)③ (Ⅲ)④ 解析 考查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设计。实验①和②探究HNO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大理石规格和反应温度应相同,而HNO3浓度不同;同理,①和③应选择不同的温度,①和④应选择不同的大理石规格,而另外2个条件相同。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导学 1.反应速率图像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外界因素有关。 (1)溶液中的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如:Zn+H2SO4===ZnSO4+H2↑) v-c(H+)图像 v-T(温度)图像 v-t(时间)图像 说明:开始时,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后来c(H+) 逐渐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密闭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图像分析(如:N2+3H22NH3) v-p(压强)图像 v-V(容积)图像 v-t (时间)图像 v-p、T(T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