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54157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教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4821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2019,统编
  • cover
《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是第六单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了学校教育制度、印刷书、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四大文化传承载体的发展历程。本课共有四个子目:“学校教育的发展”、“印刷书的诞生”、“图书馆的成长”和“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第一子目“学校教育的发展”讲述了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突出了学校教学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二子目“印刷书的诞生”讲述了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历程,突出了印刷书诞生的作用。第三子目“图书馆的成长”讲述了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突出了图书馆的作用。第四子目“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讲述了博物馆的发展历程,突出了博物馆能够全方位向公众提供关于自然、文化各领域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理解学校教育发展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2.了解书籍发展的主要表现,理解印刷书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3.了解图书馆、博物馆成长的历程,理解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校教育、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的发展历程。 难点:理解学校教育、书籍、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第25集《敦煌经变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出敦煌莫高窟承载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的载体有很多,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 1.古代中国教育: (1)形式:官学与私学成为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 (2)概况: ①官学:汉朝的太学、西晋的国子监,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②私学: 春秋时期:私学产生 唐朝:私学进一步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社会教育的重要形式。 宋代: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白鹿洞书院最为著名。 (3)作用: ①官学和私学在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古代典籍传承的依托; ③支撑了科举考试。 【合作探究】春秋时期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2.近代大学教育: (1)综述:近代以后,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保存、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 (2)表现 国外大学 ①法国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留至今的国民教育制度。 ②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的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③美国大学则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 国内大学 A.北京大学 ①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京师大学堂,既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由中央政府建立的综合大学,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 ②1916年蔡元培将大学定位为“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很快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学术研究的重镇。 B.清华大学 ①1911年创办的清华学堂,次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 ②清华大学延聘国内外著名学者执教,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思维拓展】阅读教材P78“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概括蔡元培的观点。 (1)北大是一所做高深学问研究的高等学府。 (2)怀揣做官梦想等目的的人,可以去北京其他学校,不必来到大学。 (3)来大学的人必须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为求学而来。学习法律,不能为了做官;学习商业,不能为了发财致富。 3.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发展: (1)新中国成立初期:①收回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②1949年底,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③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④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