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6368

【学案导学设计】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测试题 苏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1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137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学案,导学,设计,永遇,口北,固亭
  • cover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腔悲愤,满纸幽情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暴风骤雨(zhòu)  佛狸祠下(bì)    忖度(dù) B.雕栏玉砌(qì) 舞榭歌台(xiè) 烽火(fēnɡ) C.封狼居胥(xù) 寻常巷陌(xiànɡ) 嘉奖(jiā) D.龇牙咧嘴(cī) 老谋深算(móu) 女婿(xu)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  ) A.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B.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D.羽扇纶巾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置语序的一句是 (  ) A.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C.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上片写了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答:      6.“四十三年”一句,在词中仅仅是交代时间吗? 答:      7.作者写佛狸祠一幕景象,表达了什么心情? 答:      8.作者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答:        三、一法一练———把握诗歌中用典的技法   用典是诗词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本首词围绕作品思想内容多用典故,以加强作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用典还起到含蓄表意、借古讽今等作用。 9.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用“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这一词句来赞颂孙权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赞颂孙权的词句是哪几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语出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子若豚犬耳”,请说出作者用典的作用。 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答案 1.B 2.A 3.C 4.C  5.这两人都是能够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而且他们的事业都是在京口起步的。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6.“四十三年”,不是单纯地交代时间,它同时又是作者对光阴虚度的感慨。 7.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自己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8.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 9.“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所一褒一贬的两种人,形成极其鲜明、强烈的对照,孙权与之对垒而获尊敬,刘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