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65487

寻“宝”——九年级道法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

日期:2024-06-10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81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九年级,道法,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反思
  • cover
寻“宝”———九年级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核心素养培育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在生活中养成诚实守信、热爱劳动等个人美德和优良品行,践行助人为乐的道德要求。 3.能理性表达意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4.培养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学科知识,也有初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但同时他们对知识的运用比较僵化,不能根据任务要求很好地调用知识,需要教师引导。 二、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 2.我与他人的关系: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以礼待人。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学雷锋行为,愿意自觉传承中华美德。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知识在理解情境完成任务中的作用,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2.初步树立依据任务需要,准确调用知识的意识。 3.初步掌握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知道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 难点:能根据任务需要,准确调用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读课题直接导入:“宝”是什么?“宝”在哪里?“宝”有何用? (二)环节一:识“宝” 话题交流:在生活中,你有过运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的经历吗?请分享你的故事。 (设计意图:因为借班上课,用这样一个生活化的话题进行交流,拉进师生间距离,同时也是为了完成本课第一个任务———宝”是什么?“宝”在哪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知识是有用的,关键是你会不会用!) (三)环节二:用“宝” 呈现本节课主要复习的考试内容,指出本节课我们将围绕这些知识,来一起探讨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解决问题。 考试内容 在教材中的位置 养护精神,活出生命的精彩 七上第九课第一框第2目七上第十课第二框 坚持集体主义,共建美好集体 七下第六课第二框、第七课、第八课 养成亲社会行为 八上第一课第二框第2目 社会生活讲道德 八上第四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八上第六课 服务社会 八上第七课第二框 劳动意义与实干精神 八上第十课第二框 守望精神家园 九上第五课 活动1:释疑解惑 教师呈现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真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1)在不合理的集体规则被修改之前,是执行原有规则重要,还是修改规则重要?为什么? (2)生活中我们如何处理诚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3)这些看似不相干的知识有什么内在联系? 学生完成任务后,师生总结得出:知识不是僵化的,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我们会有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复习中的问题,养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 活动2:学以致用 展示情境任务; 九年级某班利用周日开展了“学雷锋 见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原定方案班级全员参与,但最后小江同学没有参加。事后班长向小江了解情况: 班长:说好我们一起参加活动的,你为什么没来? 小江:我在家写作业的,要中考了,学习为重,不能耽误。 班长:参加学雷锋活动也很重要啊,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小江:不就是打扫卫生、捡拾垃圾嘛,这些事情什么时候不能做啊。再说了,现在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可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不比这更有意义啊。 班长:...... 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样回答?请续写。 (1)学生书写答案 (2)师生对比答案,分析答案是否与情境任务相匹配,是否真正解决了问题 (3)展现这一情境任务完成的不同水平方案,对照方案,学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自我评价与完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完成任务、分析纠错、改进完善的系列化过程,引导学生体悟如何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