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87278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五校联考高一(下)5月 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476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联考,2022-2023,学年,安徽省,州市,五校
  • cover
2022-2023学年安徽省滁州市五校联考高一(下)5月联考历史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 有学者指出:狩猎经济是以杀害其他生命来满足人类生存的、把其他生命看作敌人的一种原始经济。但是通过农耕,其他生命不再是人类的敌人,而是人类的朋友,从而形成了共生共存的一种文明形态。该学者意在(  ) A. 说明农业革命的意义 B. 宣扬多元一体发展理念 C. 强调文明产生的条件 D. 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 1937年5月,中共中央通过《陕甘宁边区议会及行政组织纲要》,其中规定:各级议会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选民认为代表不称职时,可随时撤回改选之;边区和县议会闭幕时,设常驻议员,代行职权;常驻议员由各议会选举产生。这一制度设计 A. 旨在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 B. 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治的探索 C.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3.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 A. 企业活力逐步得到增强 B. 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C.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D. 现代企业制度建立 4. 1954年发现的盘龙城遗址说明商王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3世纪)的政治版图已到达了长江流域,并在长江流域形成中心城市。这一现象(  ) A. 折射出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 体现出商王朝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理 C. 有利于南北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 表明历史真伪的印证必须通过考古实证 5. 下表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一些做法。这表明亚历山大的对外扩张(  ) 亚历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国后,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省制,设立总督等地方官制,采用波斯的穿衣风格 亚历山大每到一个地方,都在当地的庙宇里举行祭祀,搞一些活动和举办节日来向众神献祭 亚历山大在占领区内建立了70座大小不等的城市,并使其成为马其顿人、希腊人与东方人杂居之地 A. 把自己的文明嫁接到被征服地区 B. 把文化作为其征服世界的工具 C. 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D. 导致了东方文化逐步融为一体 6. 1077年,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雪严寒,前往意大利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史称“卡诺莎之辱”。1309年起,共有7位教皇被迫居住在靠近法国边境的城市阿维尼翁,长达70年之久,被称作“阿维尼翁之囚”。上述事件反映了(  ) A. 西欧正在经历社会转型 B. 教权与皇权的此消彼长 C. 法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天主教会统治中心转移 7. 高丽成宗时代(981年-99年),某大臣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不必苟同。”下列哪一选项是该官员的主张(  ) A. 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 B. 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 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 D. 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8. 考古发现表明,小麦、大麦等农作物由西亚、中亚地区传入中国后,在新疆楼兰故地、民丰尼雅遗址、青海互助、甘肃敦煌、陕西西安、河南洛阳、安徽亳县、湖南长沙等地都发现麦粒或炭化小麦。据此可知,麦类作物的传入(  ) A. 推动了农业中心向南方转移 B. 是丝绸之路开通后的物种交流 C. 改变了传统的粮食作物结构 D. 打破了传统农业南北生态界限 9. 欧洲人认为哥伦布发现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蛮状态,进入文明时代”;一些拉美国家认为哥伦布到达美洲是“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认为是“两个大陆相遇”的说法。据此可知,对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认识(  ) A. 随着时代发展而逐渐趋于全面 B. 促进不同文明的交融成为主流 C. 各种观点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