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88437

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059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南省,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学期
  • cover
商丘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贾湖遗址主要分布在河南沙澧河与洪河流域,因自然环境的差异而与裴李岗文化其他遗址出土器物相差较大。出土遗存中骨器较多,除了针、锥、镞以外,还有鱼镖、骨耜、凿等。此外,石器种类也十分丰富(如右图)。这表明,该地区当时差较大。出土遗存中骨器较多,除了针、锥、镞以外,还有鱼镖、骨耜、凿等。此外,石器种类也十分丰富(如右图)。这表明,该地区当时 A.原始农业与采集渔猎并存 B.尚未出现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C.具有明显的社会分工现象 D.呈现出阶级社会的基本特征 2.汉初,王国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汉景帝时期,“王不复治国”,天子“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汉成帝绥和元年,“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呈现出“郡守化”倾向。汉代王国相的变化 A.折射出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发生演变 C.反映出官僚政治与血缘政治相结合 B.体现出中央集权加强趋势 D.旨在规范基层权力的运行 3.唐朝前期,户籍多记有“计布若干”“计麻若干”“计租若干”(各写一行),不计户等只计课否,一人一行、男姓在前;而唐开元年间(713~741年)的户籍中,只保留“计租若干”或全部略去,户等、课否均录,且不再采用一人一行的录入方式。这一变化反映出 A.政府赋税征收范围得以扩大 C.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已崩溃 B.赋役征收种类发生变化 D.户籍的财政性功能削弱 4.陆九渊认为王安石“慕尧舜禹三代之名,不曾踏得实处,故所成就者,王不成,霸不就。本原皆因不能格物,摸索形似。”进而指出,惟有因革损益,才能对“三代之治”“穷极其理”,而非局限于“三代之制”。据此可知,陆九渊意在说明 A.格物致知是基本的治学方法 C.专制统治需要强化社会基础 B.古法与现实制度存在差异 D.变革之道应注重顺时更化 5.明朝物盐交易依照“实物一盐引一盐”的流程,盐商向官府出让实物的同时,获得支盐凭证-盐引。而盐商承担的因交易过程延长而产生的不确定的风险,由政府给予盐的销售权及售后利润作为补偿,从而使盐商有利可图,更愿参与其中。这一交易过程体现了当时 A.官府与私商的联系加深 C.新的经济因素已经产生 B.政府信用在专营中发挥作用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渐趋松弛 6.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中外交涉要“以条约为章程”“持平办理”,“若舍此,则凭藉无由”,并对春秋时期盟约表达认可:“盟可寻,亦可寒(寒,歇也),要盟弗信,质终无益,此其明征也”。由此可见,洋务派 A.试图主动融入世界舞台 C.未能看清列强侵略本质 B.传统外交理念有所改变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 7.有学者认为,陈宝箴一脉变法之宗旨为“历验世务欲借镜西国以变神州旧法”,其深知社会政治结构之特性,欲发挥中央枢府之表率作用;而康梁一脉取径为“治今文公羊之学,附会孔子改制以言变法”,亟待将旧的封建政体一扫而光,欲“变法二源”于一脉从而合力并进实难操作。该学者意在强调,维新运动 A.进步性及其落后性并存 C.难以合力发挥社会效应 B.与旧学间矛盾难以调和 D.内部分歧在于政体之争 8.下图为1927~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