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89998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9次 大小:88620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历史,纲要,中外,必修,高中,2019
  • cover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 【学习目标】1.二战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2.东欧剧变的背景、表现? 【导学案】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问题设计1:据课文P122第1段找出二战后苏联的发展状况? 问题设计2:据课文P123第1、2段找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评价? 问题设计3:据课文P123第3段找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结果? 问题设计4:据课文P124第1段找出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内容和苏联解体的时间? 【活动设计1】根据课文第一目内容,思考124页思考点“苏联改革给我们的什么样的启示”? ①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②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 ③要坚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农、轻、重); ④要重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要调动地方和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⑥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问题设计1:据课文P124第2段找出二战前后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背景? 问题设计2:据课文P124第3段、P125第2段找出东欧社会主义改革的表现(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 问题设计3:据课文P125第3、4段找出东欧剧变的背景、表现? 【活动设计2】阅读课本126页“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邓小平的这段话? ①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②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曲折,也是历史发展规律的一部分; ③辩证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健康发展。 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问题设计1:据课文P126第1段找出1949-1978新中国建设的成就、意义? 问题设计2:据课文P126第2段、P127第2段找出1978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意义? 【知识拓展】 1、“和平演变”:二战后,以杜勒斯、凯南为代表的一批西方政治家、外交家,提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他们企图通过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用西方的价值观、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特别是第二代、第三代青年人的思想,使社会主义国家逐步变得对资本主义无害,逐步演变成和西方一样的“自由世界”。 第20课 训练案(限时15分钟) 1.从1958年起,苏联陆续出台了农业新措施,由国家通过计划以公顷计算收购量,按地区分别规定的统一价格收购一部分农产品,其余农产品可在市场上自由出售。这一措施有利于(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B.促使苏联经济进入市场轨道 C.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为实现工业化积累所需资金 2.勃列日涅夫在1981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六大上强调说:“党一向把计划看成法律。这不仅仅是因为计划是由最高苏维埃批准的。计划之所以就是法律,是因为只有遵循计划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工作。”这一主张对苏联的影响是( ) A.延续了旧的发展模式 B.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保障了工业化的进行 D.完善了国家法律体系 3.有学者认为,戈尔巴乔夫接手时苏联已经丧失了发展前景,“就像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已难以救药”,任谁也挽救不了这个制度灭亡的命运。该学者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是( ) A.日益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B.苏联共产党失去群众支持 C.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D.戈尔巴乔夫改革彻底失败 阅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曾取得一定成效 B.赫鲁晓夫、勃列日列夫改革突破了斯大林经济模式 C.苏联的经济改革使得GDP增长率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D.只有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得苏联的经济出现负增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