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92023

2.2 中国的气候第三课时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课件(共34张PPT)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251107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4张,八年级,地理,教版,学年,2022-2023
  • cover
(课件网) 2.2.3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八上 地理 学习目标 1.认识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及其造成的危害 2.了解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初步形成防灾、减灾意识 3.学会分析气候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新知学习 中国的特殊天气主要有: 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一、多特殊天气 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 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 冻害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害 破坏电力、通信 气温骤降,出现风霜、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导致输电和通信线路积冰,造成输电、通信中断 阻断交通 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会造成低能见度、地表结冰和路面积雪等现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寒潮的危害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产生现象 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伴有雨雪天气 我国大部分地区 (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除外) 冬半年(12月———次年5月) 梅雨: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因为这时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梅雨”。由于下雨时间长,空气湿度大,致使百物生霉,因而又有“霉雨”之名。 1、来得过早,雨期过长,雨量过大,会造成洪涝、低温,影响夏秋农业收成 2、来得太晚,雨期过短,雨量过小,甚至“空梅”,会造成干旱,影响夏种春播作物的生长。 梅雨对中国的影响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产生现象: 初夏 江淮地区 长时间降水,湿度大,日照时间短,多阴天,阴雨连绵 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气象学界规定,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的平均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8~9级为热带风暴,10~11级(风速为26~32.6 米/秒)为强热带风暴,≥12级为台风。 狂风 狂风能够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暴雨 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风暴潮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台风的危害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产生现象: 5至10月(7、8月最多) 海南、广东、广西、台湾、 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狂风暴雨,降温降水 有利:台风登陆后风力减弱,带来的雨水能够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 台风灾害发生前,我们还可以 加固窗户,可以贴上“米”字形胶带 关好门窗,检查门窗是否坚固,检查电路、煤气等设备是否安全 清理好阳台、窗台上的花篮及杂物,以免被风刮落伤害他人或造成损失 台风灾害发生时和发生后,我们可以 远离陡坡和山谷 远离大树、广告牌和临时建筑 远离低洼积水地区 沙尘暴:是指大风扬起地面的沙尘,使空气变得混浊,水平能见距离降低到1千米以下的现象。 ①能见度低污染环境 ②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③使各种设施遭到掩埋和损害 ④沙尘暴会刮走细土,损耗土壤肥力。 沙尘暴对中国的影响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产生现象: 气候比较干燥的春季 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强风将地面大量沙粒和尘土卷入空中, 空气变得浑浊,天空呈土黄色,能见度低 成因: 植被稀疏,沙质土壤多, 多大风天气 护卫京津的绿色长城———三北防护林 寒潮 梅雨 台风 沙尘暴 洪涝 干旱 二、多气象灾害 洪涝: 洪涝的危害 威胁人身安全 淹没道路、房屋 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破坏农业生产 淹没农田,冲毁庄稼,造成农作物减产、人畜饮用水困难 破坏基础设施 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与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洪涝灾害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中国暴雨洪涝灾害图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平原、盆地地区 读图说出我国洪涝发生的主要时间: 中国暴雨洪涝灾害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