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97330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1721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答案,版含,PDF,试卷,历史
    7.“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真孝子”,“仁为宅,义为路,浩然正气大丈夫”。该对联的作者 崇尚 历史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8.“生民”一词,在先秦时保留最多的是儒家典籍,而在同作为先秦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那里, “生民”的政治思想对于构建他的政治思想体系是无所帮助的,甚至和他的政治理念相冲突。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两者对待“生民”态度的分歧 90分钟。 A.源于政治选择的差异 B.反映出思想家所属阶层的不同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C.体现了文化间的对立 D.表明先秦诸子学说具有多样性 9.秦始皇每灭一国,都以其地设置郡县。郡县大体是根据自然区域而划分,一郡或两郡就是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 个自然区域。划分时多半以平原或盆地为中心,边缘则为山地或高地。这反映出秦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郡县同为地方最高级别行政单位 B.开创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先例 1.右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 C.着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交融开发 D.强化中央集权提高地方治理效率 绵瓜瓞,民之初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据彝族古歌《梅葛》记载:从葫芦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数次东巡,每次都立碑刻石,下表为部分碑文节选。据此可知,这些碑文 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的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群 秦灭六国《之果刻石》:六国回降,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 体中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原因 讨师,奋扬武德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 秦王朝的《硒石到石》:地势既定,黔首无繇,天下成抚。男乐其昨,女修 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统治 其业,事各有序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 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秦始皇的 《东观石》:皇帝明德,经理宇内,视听不怠 2.据《仪礼·燕礼》记载,燕礼是贵族上下级之间的大规模宴饮之礼,并有“祭脯醢”“祭酒”等祭 形象 天祀祖的程序,在燕礼上醉酒是失礼的表现。周公认为,纣王多次在燕礼上醉酒是殷商衰败 A,论证秦朝统治的合法性 B.引导和影响社会舆论 之因。这本质上反映了商周之际 C.强调秦灭六国的正义性 D.塑造和强化政治认同 A.祭祀是维系统治的工具 B.燕礼醉酒加速了王朝更替 11.下图所示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据图中所示信息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 C.君主权威富有神秘色彩 D.王权借助神权和人伦维系 题为 3.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 1000- 850 50 单位:万人00 单位:个10 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目标。通过这一“分”以及一“合”,西周 A.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 B.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心 600 450 30 400 20 C.国家疆域得到了一定拓展 D.宗族权威日渐突出 口想 200 目器 4.先秦史专家晁福林认为,西周的政治体制固然把周王架到无与匹敌的“天下共主”的最高位 A,汉初出现王国问题 B.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置,但也让他不与基层社会权力发生关系,周王所拥有的社会最高权力便层层消弭于权力的 C.王国人口数量较多 D.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层次结构之中。这表明西周的政治体制 12.司马迁评价说:“诸侯稍微,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下足以供养 A.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有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祭祀,以蕃辅京师。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阸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 C.注重政治权力上下贯通 D.存在着治理国家的隐患 之势也,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这一评价反映了 5.许倬云先生认为,从三代经春秋战国,中华共同体的演变趋向“乃是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