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197390

10 三峡 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5187235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三峡,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三 峡 北魏·郦道元 根据“峡”字的字形结构,什么样的地势才称得上“峡”? “峡”字典里的解释就是“两山夹水”。 长江“三峡”指的是哪三峡? 三峡由西陵峡、巫峡、 瞿塘峡组成。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 课前知识 《三峡》选自《水经注》,是一篇游记性散文。本文作者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国志注》《世说新语注》《文选注》被称为“四大名注”。  小常识: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作者简介 约466—527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作品介绍 1.本文选自《 》,作者是___ ,他是我国___杰出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____、____、____。 水经注疏 郦道元 北魏 地理学 散文学 水经注 瞿塘峡 巫 峡 西陵峡 一、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停顿。 (2)自由朗读,读准节奏。 阙处( ) 曦月( ) 襄陵( ) 沿溯( ) 素湍( ) 绝 ( ) 飞漱( ) 属引( ) 字词检测 quē xī xiānɡ sù tuān yǎn shù zhǔ 分组风云争霸赛 要求:各小组精诚合作,找出各组分别负责段落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随机抽问,答对者得一分,答错者不得分,分数最高的小组可获得今晚作业豁免权。注意:讨论中如发现说闲话者全组取消争霸资格。 常 识 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所撰《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 非 亭 午 夜分, 不见 曦 月。 自:在 略无:完全没有 阙:同“缺”,空隙、缺口 自非:如果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太阳 自:如果 曦月:日月 亭:正 1、三峡的山有怎样的特点?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峡山的特点? 读“三峡之山” 连绵(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比喻修辞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课文分析 第一段主要写了三峡的什么景物?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 山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连绵不断(正面) 高耸 (正面) (侧面) 高峻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