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35665

地表缓慢变化期末复习卷2五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2017)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17475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地表,缓慢,变化,期末,复习,五年级
  • cover
地表缓慢变化 期末复习卷2 五年级科学下册(冀人版2017) 一、填空题 1.“围湖造田”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地表环境的健康发展。 2.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地表_____遭到了很大破坏。为了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人类开始想办法_____地表环境。 3.沙洲形成在_____处、河道拐弯处和_____处,因为这些地方水流速度会_____。 4.雨水形成溪流会带走地表的_____。 5.某一地区连续暴雨时,常会突发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6.沙洲是由于_____的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7.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荒漠化防治,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防治沙工作。我国率先颁布实施了《_____ 》,推行了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实施了_____体系建设,_____风沙源治理、_____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开展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试点和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工作。 二、选择题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B.强降雨不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C.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 9.不是由于地表被破坏而引发的是( )。 A.季节变化 B.水土流失 C.沙尘暴频发 10.土壤最容易被雨水侵蚀形成沟壑的地方是( )。 A.森林 B.草场 C.黄土高原 11.沙洲是由( )而形成的。 A.冰川的冲刷和搬运 B.风化作用 C.流水的冲刷和搬运 12.因为水流速减慢而容易形成沙洲的位置有( )。 A.河流起点 B.湖中心 C.河流入海口处 13.与鹅卵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 A.天气 B.冲刷 C.搬运 14.不属于地表被破坏而引发的现象的是( )。 A.气候变化 B.水土流失 C.沙尘暴频发 15.下列措施不能保护水土的是( )。 A.加大开荒力度,改种易活、经济价值高的植被 B.设立禁牧区、禁牧时段 C.绿化沙漠 三、判断题 16.冰川流动的速度慢,但削磨地面的力量特别大。( ) 17.植被覆盖率高的地表不会受到雨水的侵蚀。( ) 18.沙洲的形成与水流速度有关。( ) 19.鹅卵石与沙洲的形成都受到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的影响。( ) 20.地球上沙漠面积不断扩大,全是雨水搬运的结果。( ) 21.人类活动会改变地表,地表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类生存。( ) 22.雨水的冲刷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 四、简答题 23.除了水,还有什么能搬动沙子和岩石呢? 24.沙尘暴是我国北方春天经常出现的一种天气现象。沙尘暴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防治沙尘暴? 五、实验题 25.根据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材料:玻璃瓶、_____、沙、水。 (2)实验步骤: A.找到3~4块有棱角的_____。 B.将小砖块放入玻璃瓶中,并加入适量沙和半瓶水,拧紧瓶盖。 C.每位同学依次快速用力摇动玻璃瓶1分钟,观察摇动后小砖块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实验现象:小砖块的棱角_____,表面变得_____。 (4)实验中,小砖块模拟的是_____,水和沙模拟的是_____,用力摇晃模拟的是_____。 (5)试着描述鹅卵石的形成过程。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不利于 2.环境 保护 3.河道由窄变宽 河流入海口 减慢 4.土壤 5.山洪 泥石流 6.流水 冲刷 搬运 7.防沙治沙法 三北防护林 京津 石漠化 8.B 9.A 10.C 11.C 12.C 13.A 14.A 15.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除了水,还有重力、冰川、风、波浪、生物等能搬动沙子和岩石。 24.过度的砍伐、垦荒、放牧,导致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植被退化消失;一到大风天气,沙尘卷起就形成沙尘暴。沙尘暴不仅毁坏耕地,使土地荒漠化,阻碍交通,还严重影响工程和破坏生态环境。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种草、退耕还牧都是防治沙尘暴的措施。 25. 有棱角的小砖块 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