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6243003

2.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件(共21张PPT)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科版选修3-4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19779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选修,教科,物理,学期,高二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机械波 1.1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温馨提示:请做好课前准备 教材、草稿本 一、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活动 1.如果手向左抖动一次和向右抖动一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2.手连续左右抖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3.软绳一端的振动为什么会沿绳传到绳的另一端? 思考 每一个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3T/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T/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T/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0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但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2、产生条件 介质:传播机械振动的媒质 如:水、绳子、空气 波源: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 在绳波中抖动的手就是振源 ③模仿性:各个质点振动的频率、振幅、起振方向相同 传播的机械振动这一运动形式(包括波源的振动信息)、机械能 3、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特点 ①带动性:前一个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振动 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受迫振动,并不随波传播 ②滞后性:各个质点的起振时间有先后,离振源越远的质点越后振动 传播规律: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匀速传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T/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5T/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t=0 思考:若质点7在外力作用下向上振动,则T/4后,波形如何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二、横波与纵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的特点:疏部 密部 2.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二、横波与纵波 纵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绳波是横波 声波是纵波 水波是椭圆波 中学阶段当做横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三、波动与振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 波动是介质中所有质点在某一时刻的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 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 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波动是振动形式的传播过程 例1.以下对于机械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机械波,一定可以找到波源 B.有振动就一定形成机械波 C.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振动情况完全相同 D.波源停止振动,介质中的质点仍可以将振动的形式和能量传播下去 E.波峰、波谷(疏部、密部)向前平移是匀速的,而各质点的振动是变速的 √ √ √ 例2.关于机械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相同 B.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传播 √ √ √ 例3.一列横波沿绳子向右传播,某时刻绳子形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对此时绳上A、B、C、D、E、F六个质点( ) A.它们的振幅相同 B.质点D和F的速度方向相同 C.质点A和C的速度方向相同 D.从此时算起,质点B比C先回到平衡位置 √ √ 作业: 1、完成:导学案第2节(P61~P62) 2、完成:活页第1节(P59~P6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