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3883

9.2.1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第1课时)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06-17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9次 大小:61836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2.1,总体,取值,律的,估计,1课时
  • cover
9.2.1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利用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对总体进行估计 3.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数据分析的思路,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的思想。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语言、思想和方法表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导入 问题导入 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减少水资源浪费,计划对居民生活用水费用实施阶梯式水价制度.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 如果希望大多数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 说明:每户居民的月用水量标准太低,会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标准太高,则不利于节水.所以必须确定一个合理的用水标准. 问题1: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我们需要做哪些工作 面对一个统计问题首先要根据实际需要收集数据,然后分析数据,提取需要的信息,然后通过样本的情况推断总体的情况. 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体会研究这个问题的必要性,使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问题都是自然而生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并通过探究活动形成理论. 新课 建构新知 假设通过抽样调查,获得100户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如下表(单位:t): 追问1:通过这些数据,你能看出哪些信息? 追问2:其实,面对多而杂乱的数据,我们往往又无法直接从原始数据中理解它们所包含的信息,怎么办? 思考1:样本数据的变化范围是多少? 思考2:根据以上数据,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你对制定居民月均用水量有何建议? 思考3:组距、组数、极差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常分成5~12组,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取等长组距,并且组距应力求“取整”.) 思考4:把样本观测数据以组距4,分为7组为例,各组数据取值范围如何设定? (说明:通常前面小组左闭右开,最后一组取闭区间.) 小组活动一:学生小组合作对数据进行分组: 类比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画法,我们应该可以把频率分布表用更直观的方式体现出来———频率分布直方图。 思考: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横轴代表为月均用水量,纵轴是频率与组距的比值. 对比强化 追问1:频率分布直方图与频数分布直方图有什么区别 追问2: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什么? 追问3: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为多少? 合作探究 小组活动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3次小组探究(其中探究1和探究2为一次探究)每次探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如果汇报不够理想,请其他小组加以补充。 探究1:观察下列图表,你能从中发现居民用户月均用水量的哪些信息 观察所画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你能从图表中发现居民用户月均用水量的哪些信息 局部分析:(1)样本落在各个小组的比例大小,例如[4.2,7.2)最多,[1.2,4.2)次之,月均用水量超过16.2的各个区间数据比例较小. 整体观察:(2)分布不对称,左高右低,右边有比较长的尾巴.[1.2,7.2)集中了0.55的用户;只有少数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偏多;而且随着月均用水量的增加,居民用户数呈降低趋势. 得出结论:有了样本观测数据的频率分布,我们可以用它估计总体的取值规律.推测全市居民的月均用水量也有类似的分布.即“大部分居民用户月均用水量集中在较低值区域”. 探究2:根据下列图表,如果希望85%居民的生活不受影响,你对制定居民月均用水量有何建议?这里体现了一种什么统计思想? 探究3:观察图形,你发现不同的组数对于直方图呈现数据分布规律有什么影响 探究4:在实际中,a=17.2一定能保证85%以上的居民用水量不超标吗? 课堂小结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