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7855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二下第六单元第2课时《陀螺》《玩具交响曲》教案

日期:2024-05-1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6次 大小:12157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玩具交响曲,陀螺,2课时,第六,核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欣赏《陀螺》《玩具交响曲》(片段)教学设计 课题 欣赏《陀螺》《玩具交响曲》(片段) 单元 第六单元 学科 音乐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1.《陀螺》法国作曲家比捷于1871年创作了钢琴四手联弹曲集《儿童游戏》(共12首),包括《秋千》《陀螺》《玩偶》《木马》《羽毛球》《鼓号曲》《肥皂泡》《抢墙角》《捉迷藏》《跳背游戏》《小先生,小太太》《舞会》。《儿童游戏》是一组表现儿童生活的音乐小品,后来作曲家又将其中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于1873年在巴黎正式演出。《陀螺》表现了儿童玩陀螺时的情景。乐曲为c小调,四二拍。乐曲开始,木管乐器演奏出主题旋律,以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组成的连续三度跳进的旋律,生动地刻画了儿童打陀螺时的情景,以及儿童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2.《玩具交响曲》(片段)莱奥波德·莫扎特创作的《玩具交响曲》是同名交响曲中最早的,也是最有名的一首。乐曲短小、精炼、通俗易懂。作曲家在乐曲中使用了一些玩具作为乐器,从而增添了不少诱人的童趣。该曲有三个乐章:快板,简单的奏鸣曲;小步舞曲;快板,终曲。教材选用了第一乐章(片段)。乐曲格调质朴,意境优美。在这首作品中,各种鸟鸣声、玩具发条的声音和铃声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充满童趣的氛围。 学习目标 1.审美感知:聆听管弦乐曲《陀螺》和《玩具交响曲》(片段),初步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其律动。2.艺术表现:体验、感受两首乐曲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理解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3.创意实践:愿意参与音乐活动,能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乐曲。4.文化理解:聆听乐曲,感受音乐表现的陀螺和玩具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点 聆听乐曲,理解音乐所表现的音乐情绪与音乐形象。 难点 感受两首乐曲情绪、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能用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乐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师:仔细观察,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有趣的玩具?生:(举手作答)踢毽子、抽陀螺、丢手绢。师:这些游戏真有趣呀!那同学们知道什么是陀螺吗?(出示图片)陀螺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在以前,陀螺大多是男孩的玩具,可如今不同了,男女老少都能玩,还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出示图片)师:这节课我们要欣赏一首表现陀螺的乐曲,你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吗?生:(齐声)陀螺。板书课题:《陀螺》 思考交流学生思考问题,引发对课题内容的兴趣。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通过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课题。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陀螺”的话题。 讲授新课 (一)欣赏《陀螺》1、乐曲简介《陀螺》这首乐曲选自法国作曲家比捷的钢琴四手联弹曲集《儿童游戏》,曲集共12首,是一组表现儿童生活的音乐小品。请看图片,猜一猜《儿童游戏》里还有哪些曲目呢?(出示图片)曲集包括《秋千》《陀螺》《木马》《肥皂泡》,除此之外还有《羽毛球》《鼓号曲》《玩偶》《抢墙角》《捉迷藏》《跳背游戏》《小先生,小太太》《舞会》,一共十二首曲目。后来作曲家又将其中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于1873年在巴黎正式演出。《陀螺》表现了儿童玩陀螺时的情景。2、欣赏《陀螺》(1)初听乐曲,思考以下问题。(播放音频)①乐曲描写的是什么游戏?(抽陀螺。)②乐曲的速度、力度是怎样的 (速度快,力度变化较大。)(2)再听乐曲,思考以下问题。(播放音频)①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快速旋转的陀螺。)②你能从欢快的音乐情绪中联想到什么 (小朋友们抽陀螺时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3)仔细聆听“鞭子声”。(播放音频)思考:这一段音乐的速度、力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速度减慢、力度减弱。)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