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8215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日期:2024-06-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378890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28张
  • cover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学习目标 1.阅读史料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淞沪会战的史实。认识七七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简述中国守军抗日的史实,培养口头表达及历史思维能力。 2.认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 3.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了解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锻炼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自主预习 一、七七事变 1._____年7月7日晚,日军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殉国将领:赵登禹,_____。 2. 影响:标志着中国_____抗战的开始。 1937 佟麟阁 全民族 一、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形势示意图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1937年7月7日晚 地点 北平 卢沟桥 为什么日本全面侵华首先在卢沟桥爆发? 卢沟桥横跨永定河,背靠宛平城,而且三条铁路线通过于此。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是中日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北宁线 平汉线 一.七七事变 2.经过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拒绝。 8日晨4时50分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驻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爆发。 一.七七事变 第29军火速奔赴宛平城 第29军在卢沟桥上 向日军还击 “敌将赵登禹”的防守非常坚固,几经阻战无法容易地将它拿下……此战惨烈之极,白兵战到处发生……我军的苦斗是无法想象的……地面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尸体,这就是一场白日下的噩梦。 ———日本陆军省报道部编 《大陆战史》 一.七七事变 3.平津保卫战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司令部 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1892—1937)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1898—1937) “抗日救国乃军人天职,养兵千日,报国一时,只有不怕牺牲,才能为国争光!” 北平保卫战失败,佟麟阁、赵登禹将军壮烈牺牲。 从局部抗战走向了全面抗战! 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 日本 找借口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进攻北平、天津 1.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2.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扩大侵略中国,蓄谋已久 一.七七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背景 简要经过 影响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摘自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摘自蒋介石《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1937年7月17日) 国民党决心抗日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思考: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两党的反应如何?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进程 (1)国共合作的标志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了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1.意义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摘自《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国共合作的进程 (2)中国工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